齐帆齐微课第35篇 1513字 共累计40532字
清明时节,总带有一点点忧伤,那是祭祀先祖的氛围所染,一种怀念,或是一种惋惜。虽春花满天,但也落花遍地。
那种压抑的氛围,我始终不喜。我喜欢轻松自在,更喜欢笑。不想被什么所负累。随心所欲,可能是我的向往。
因此,我有时总会一个人发呆遐思,我该这样多好。但现实又会把人的思绪给拉回来,说,这是人间凡尘。
有时,我特羡慕那些会喝酒或爱喝酒的人,觉得他们一喝酒,一切都没了烦恼,有的只是海阔天空,随意洒脱。
烦恼自己不会喝酒,我在想,假如我也是喝酒之人,那该多好啊。我也肯定会谈笑风生,聊家长里短,话天南地北吧。
因为我知道,我喝了酒之后,心情特别开心,即使脸红的像猪肝,也会吊起喉咙,大声嚷嚷。对我来说,心情越来越开心,话越来越多时,那是我要喝多的表现。
只可惜我不会喝酒,没一丁点酒量。只要一喝酒,全身通红,像过敏,人家看了都怕,而且,脑袋疼得,像有一个大榔头,在狠敲我的脑壳,头疼欲裂,非常痛苦。所以我基本不喝酒,即使有喝,那也是象征性的。
曾经,在年轻时,为了想煅炼提高酒量,特地买了一瓶高度白酒,放在床边,晚上睡觉前,喝上几口。那时想得挺美,既可以煅炼酒量,也可改善当天的睡眠。
那时每天带着酒味入睡,但总是头疼欲裂,到最后,不得不放弃,让人徒增笑尔。现在想想,自己也不禁暗自发笑,那时的脑袋浆糊,不知是怎样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既然喝酒这条路不通,那就在生活上去找吧。于是乎,除了工作,我似乎是与外界隔绝了关系。人生就两个点,一个是家里,一个是单位,把自己处在简单的环境里。
这样的日子就轻松多了,只有一些家事的往来,而无其他。这样也挺好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念,想做就去做,不想做就不做了。
到今天,我还搞不懂什么“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先做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做一个怎样的人?怎样才算是学会做人了?可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或者说放在不同情境,有不同的答案,相同的事,对不同的人,其答案也是不同的。由此,这“先做人”就变得有点不知所以了。
所以,我只相信简单,相信轻松自在,而不去考虑其他。因为我相信,人的善与恶,不是人本身的关系,而是社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让所谓的坏人没有机会坏,而变成好人。而没有一个规章制度的约束,那么好人,就会轻松变成所谓的坏人。
那么怎样才算是轻松自在,我的答案是只要你认为快乐的,值得的,那就是一种轻松自在。
就像我们农村,经常会看到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在田间地头干着繁重的农活。当然也总有人劝他们,身体重要,该休息时就休息,该享受时就享受,有些事,就不劳老人们去辛劳、去操心了。
但那些老人们,就是听不进去,只要还没躺在床上,就会到田间地头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
对于这样的事,我总是这样想的,这些老人们,活得可能是轻松自在的。因为他们的劳动,已变成他们自己的一种需要。如果他们不干农活,他们不知要干什么,也不知要到哪里去。那些,躲在墙角喝茶聊天的,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干的事。他们早已在长年累月的农活习惯当中,得出了人活着,就要干活的朴素真理。
就相当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样的道理,你看着那些老头干活挺累人,也挺可怜。但他们却觉得,干活才是一件挺自在的事。
就相当于一名优秀的学生,白天起早努力上课学习之外,晚上还要继续奋战。在旁人看来甚是辛苦。
是的,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可能是辛苦并痛苦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每攻克一道难题或知识点,其幸福感瞬时倍增,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轻松自在了。
所以,轻松自在,就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而不在于你的劳动强度。就像写作一样,每天笔耕不缀,日复一日,不觉辛苦,那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并已变得轻松自在。如果哪天不写了,那么可能不是觉得轻松自在,而是浑身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