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聿修,字叔德,南北朝时期至隋初的贤士。
袁聿修的本性清静寡欲,与物无争,正如道家思想所追求的高境界。他因清廉奉公,从未接受过别人的馈赠,被好友邢邵称赞为"清郎"。
有一年,袁聿修奉命去各地巡视,经过兖州时,邢邵正好在那里当刺史,硬要送一些白绸子给他留作纪念。袁聿修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为了说服邢邵,他特地写了一封辞情恳切的辞谢信。
信中说:"我们虽是好友,但这礼物却无论如何不能收。这正如一个人路过瓜田和李树下一样,倘若在瓜田提鞋,在李树下整冠,就有偷瓜摘李的嫌疑,希望你能理解我,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话柄。"
邢邵读了信,深为感动,便不再坚持给他白绸子做纪念品了。"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遵循的避嫌名言,古人对避嫌十分慎重,因为人言可畏,防范流言蜚语应像防御水患一样,不得不忽视细微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