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两节课,上了两节课。听的两节课各不相同,上的两节课也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不同的体验。
这些都让我忍不住思考,到底怎样的英语课才算是一堂好的英语课?怎样才能让学生一节课有所收获和成长?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会对孩子们更有用,能产生更加深远和重要的好的影响?
首先说一下听课的感受,是两位实习老师讲的课,两位没有大学毕业的男老师;学生一个是计算机班,中考几乎没有成绩的男生组成的班,一个是没有能考上普高的学生组成的班;一个是英语课,一个化学课;一个课堂比较沉闷,全体男生最大的努力就是能稳如泰山的坐在那里,一个课堂比较活跃,学生们能积极的回复老师的提问。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的课程,一节课有足够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活动比较多,回应比较多,都是更加有效的课。
但是也不尽然。
尤其是上完自己的两节课后,我感触颇深。
我是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最后一节课。
上午第一节课,我是按照常规的步骤和办法上的课。因为中职学生的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尤其是英语这一科目,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懒得学的一科,因为太麻烦了。
词汇量严重不足是最典型的问题,所以一节课下来要想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真的很难。
因为基础差,几乎所有该是旧知识、基础知识的内容,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新知。
本来学习的过程,是在旧有的基础上扩充新知识并巩固加深。但是旧有的知识没有,却要再加新知,对于学生来说太难了,也就太没意思了,无助和厌学情绪只能会更重。
对于老师来说,也太难了,就像要教会一个还不会走的小婴儿跑步一样。他看不到跑步有什么意思,甚至他都看不到跑步这件事。
但是,如果小孩学会了走路,他就看到了跑,不出意外,他就自动想要学习跑起来。
这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让我从教知识变成了教学生;从教书本,变成了用书本教。
内心有了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和教学目标,所以可以对于书本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对于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刚开始教知识,总想把所有的单词短语句型让学生学会,所有语法知识让学生都能理解并灵活运用,可是连自己都不能掌握的很好。
等到所有这些知识都了然于胸,能随手拈来的时候,才发现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才是真正的能力体现。
于是从教知识,转移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多听多看。
可是没有词汇量,又缺乏语法知识,听说读写对于学生们来说太难了。
对于带领他们练习和提高的老师来说也太难了。
但是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还是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
教会了学生们音标,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自己学习新词了,这是英语学习的一个终身的技能;
坚持让学生练习书写,有一些学生坚持的不错,还有几个可以说写的很好了,对于她们的考试卷面还有人生态度来说都是很好的经验和财富;
坚持让学生朗读课文,也不断强调朗读文章的重要作用,能够感受到在朗读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学生,多少能实现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换,因为有了我们前面对于单词短语句子的学习和解释做基础。
不过叫个别学生读的时候,还是没有人能完全无误的读出来。想来如果能有一篇完全没有任何方面错误的读出来,那英语水平也是挺好的了。
给学生介绍了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而且第一次发现这两个班的青少年居然几乎没有人听英文歌,看电影都是翻译成汉语的电影(英语看不懂太费劲,学生说),能给他们种下泛听泛读的种子也是有益的。
语法知识的话,整个高一上学期主要是定语从句,因为教法逻辑严密,还是有不少认真努力的学生学的不错,很欣慰。
最后说一个做了许多,到最后期末的时候有点后悔的事,也是昨天上完课才后悔的。在做的时候还一直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呢。
那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他们不会的单词短语句型都告诉他们,让他们写下来,记下来。
记得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就听说满堂灌这个词,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经常会不由自主的满堂灌,灌的是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无论难易。
到现在提升了许多认知,知道学生是学习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前提下,居然又是满堂灌(除了让学生朗读外),而且还灌的很有价值感成就感。
因为觉得自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他们起点有多低,我就从多低的地方拉起他们。
可是上完今天的课,我后悔了,也可以说有了新的感悟。
上午第一节,仍然按照半年来的做法,逐句解释给学生听,勤奋的学生抓紧做笔记,但是也有不少根本不动手,能看出来脑子也没动,或者说脑子就没在。
下午最后一节,因为嗓子不舒服,就让学生自己学习,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找出来,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找出来(当然会有很多),练习册上有课文翻译可以很好的助力。
最后一节课,出奇的安静,但是这种安静是学生们思考的安静,奋斗的安静,脑力运转的安静。
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个人睡觉。不像往常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提醒,只是把我想要他们读后回答的问题写出来,然后到处转转看看有没有是不是所有人都在认真做着。
我们学习的是必修二第一课课文“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从问题到解决方案。
讲的是埃及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事,从有了想法到有反对意见,再到国际援助,历时二十多年完成。
本来这篇文章单词句型比起第一册来说更多更难,可以说更麻烦。但是这一次尝试却给了我新的突破性的思考和思路。
我的问题有三个,“文章主旨大意是什么?”“事件的时间线怎样?”“读完之后,你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那一句?”
前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常规问题,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思路理清有帮助。最后一个问题,才是升华,也是我最得意的地方。
我跟学生说,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回答什么都没有错,谁有谁的思考和依据。
我在下面问了一个成绩不好的男生,他说是文章最后一句话,和我感慨的句子一样。又在全班问,好些声音也是说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大意是“当一个国家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能其他国家可以一起解决”。
我看完文章,和生命共振的首先是这句话。
当学生也回答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他们也有这样的生命体验才能有这样的共鸣。
我跟学生说,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个人也是一样,如果遇到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人交流求助,难题就不再是难题了。
还有其他点呢,比如说一句话是“The proposal led to protest”,大意是“建议带引来了反对。”
投入的去体会,学生会发现,建造阿斯旺大坝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接下来就有人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也很站住脚,这可怎么办?
前进吗?有阻碍。后退吗?不甘心!
难道我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我们如何解决呢?可以从文章里获得什么启发吗?
从那一刻起,我就想清楚了两件事。
一是学生的学习成长的真正基础是什么?
是他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他认识的几个单词。他的单词很少,但是他的经历体验一点都不少,这是取之不尽的资源。
二是英语和语文一样,知识只是载体,通过学习真正要提高的是学生的认知、三观。
多数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大概率也不会在将来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在这里坐着上我的英语课,有什么用呢。
作用就在于,所有的文本都有它的意义所在,而这些故事和意义在老师和学生真正交汇交流的地方,也是国家教育想要传达和交给学生的地方。
一旦让学生把身心经历和体验和自己的观点都带到课堂来,用起来,那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或者津津有味的,或者义愤填膺的上课了,投入地上课了。
至于知识,老师了然于心,内心有一个合理的目标,教材内容就可以随意调配了。
最后突然想到,这样的课堂就像师生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共同成长。
这样的教法,和以前比起来,像是一个以前总是不顾孩子理解力、能力和心声的妈妈,总是唠叨讲道理,现在可以看着他的眼睛,听着他叙说和想法,一起探讨问题了。
一切都是相通的,带领孩子成长和带领学生成长是一样的,都要眼里心里有他,倾听他,才能引领他。
如果只是像拽着牛鼻子一样拽着,那只能得到日复一日犁着地的被动的老牛,不会得到活泼成长的人。
中职学生也是丰富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