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到一家工厂做供应商考察,接待人是老板的父亲。厂子开了几十年,老人退下来让位给儿子。老人待人客气,慈祥中透出一丝往昔的威严,彷佛还在经营厂子,然而言谈间,对厂里的情况却不再熟悉。老人一边聊一边缓慢而从容地泡茶,对茶客而言,那手法,看着是一种享受。
大约是因为同样爱喝茶的缘故,老人更愿意跟我聊天。他问了我的年龄,谈了一些关于人生心态的观点,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老人说,人到中年,大致有这几样心魔:
历久无所成而“急”。患得又患失而“怕”。人生路愈行愈窄短而“慌”。费尽心力无力改变而“悯”。渐渐老去无所依靠而“悲”。久久纠缠,无限困扰,人心无所定,惶惶无终日。
如何应对?老人说了这么个理:你看它“难”时,就很难渡劫。你看它“易”时,则极易化解。比如,“急”时,我偏要慢着来,哪怕矫枉过正。“怕”时,我就想:也就那么回事儿,没有过不去的坎。“慌”时,问问自己,天会塌下来吗?一介草民,无非生死。“悯”或“悲”时,骂自己一句:没用!不如做些事情,或留名耳。
时过境迁,转眼已至心魔横亘的年岁,当我与之对抗,每每想起当年老人所讲,感受,体验,开解,顿悟。
一如此刻,我摆开我的小茶盘,沏上一壶新茶,举杯遥敬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