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证候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恶风脉浮缓的状态的时候,代表邪气还在表,还没完全跑到阳明不能够急着用下法,用下法会腹满,小便难。肠胃的消化机能都没有被打坏,肠胃道不会吸水,吃了什么东西就一兜水胀尿不出去。

太阳病是风邪刚刚从表面进攻,感冒要尽快吃药,这样就才好得快,不要让邪气再进来。阳明病如果要用下法的话,下法的意思就是从肠胃道里头把这个病邪抽出去,必须要等到他的病邪全部都归并到肠胃内测的时候,再用下法才能把病邪一口气扯出去。如果病邪还散漫在身体,即使是用了下法也不能够好转。因此,太阳病要赶快,而相反的阳明病的下法是一拖再拖,能够慢下法就宁可先等一等,

阳明病寒症一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得了阳明病的人,如果吃的下饭,代表这个邪气是风邪,如果吃不下饭,代表这个邪气是寒邪。

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邪是比较走外,比较散,消化能力基本上不会受打扰。如果吃不下是脾胃机能已经受打扰,所以说这个进身体的邪气是寒邪

如果刚感冒的时候是脉浮紧的麻黄汤证,过几天转到阳明变成阳明病,体质本来就是热的人,他还是发热的阳明病。还吃的下饭,体质寒的人就发寒的阳明病,这个跟外邪是不是寒气没有相关的。

如果一个人得了阳明病,而他本来是一个脾胃很寒的人,属中焦很寒的人不能食,小便不利。

阳明病的人讨厌火的声音,听到木头的声音就会吓到。阳明病,因为是热症,人本来就烦,心烦就会什么刺激他都讨厌,基本上热证的人看到火就讨厌。

阳明病的发热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传腑,一个是传经,就是阳明区块的最中间算是肌肉,里面是消化轴,外面是经络,这个热阳明区块这个层级的地方都有可能生阳明病。

阳明病湿证

阳明病的湿证要发黄的那一种,症状是三焦水路不通的问题,三焦水路不通的湿证,一个人小便不利,大便自调,骨节疼,然后人会发热,是风湿病甘草附子汤证。阳明湿病,肌肉里头有湿气,一个人身体里面有湿气,影响身体水的运化过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阳明病经证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当恶风脉浮缓的...
    40492da559d9阅读 642评论 0 0
  • 五运六气,土运来了之后人的身体里面会堆积湿气,脾胃的这个湿气堆起来之后,那直接就是脾阴实传到心阴实。 舌苔变湿,脾...
    潘丽健阅读 290评论 0 0
  • 一、阳明病经证 【9.12】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
    心倚阅读 511评论 0 0
  • 脾胃的湿气堆起来之后,直接就是脾阴实传到心阴实,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生心脏塞起来。 要解决脾胃的湿气,就用去祛湿...
    b44fe2bbe371阅读 504评论 0 0
  • 1.脾胃的湿气堆起来,会变成脾阴实传到心阴实。 2.舌苔变湿,去脾胃之湿,代表方是平胃散。 3.当这个人哦,还有恶...
    韦爱琪阅读 4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