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声音——记忆中的译制片

        上世纪的文革的确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一次革命,将残存的一息传统连根拔起,人们看似充满革命精神,元气满满,在贫乏的物质条件下精神亢奋,在人与人的斗争中品尝着快乐,实则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回过头来看一片虚无。我上学的时候,文化革命行将结束,有同学犯了错误,就由学生押着游街,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

        到七十年代后期,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反思,曾出现“伤痕”文学,然后随着开放出现各种思潮,国外的东西不断涌入国内,好的坏的表面的深层的,目不暇接。文化开始繁荣,造就了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八十年代。

       文化的繁荣反映在文学、电影、音乐、曲艺上,人们对个人的未来、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那时有首歌叫《在希望的田野上》。整个八十年代的经济增幅相比于九十年代还有新世纪并不突出,但是文化繁荣对大量人群的影响却是后面几个年代不好比的。

       那个年代看电影是一个大众娱乐,大家业余时间多,票价也便宜。进口电影相较国产电影质量要更高一些,再加上电影译制厂的精心译制,译制片更加受到欢迎。

       译制进口电影从解放后就开始,即使在文革时期也译制了大量的内参片。到了改革开放,这些电影中的一部分又重新拿出来公映,人们在八十年代看到的优秀进口电影特别多,其实是沉淀了许久的。像《警察与小偷》、《红与黑》、《雾都孤儿》、《王子复仇记》等等是在五十年代就翻译好的。

       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都从事过翻译片工作,是译制片制作四大工厂。

       长影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率先译制进口电影。翻译的著名电影有《列宁在十月》、《百万英镑》、《卖花姑娘》、《摩登时代》、《罗马假日》、《人证》、《蝴蝶梦》、《永恒的爱情》、《阿西们的街》、《神秘的黄玫瑰》、《W的悲剧》、《两个人的车站》、《伞中情》等等。上海电影制片厂刚开始从事翻译片时曾由陈叙一带队到长影学习。

        北影翻译的著名电影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乡村女教师》、《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特洛伊》等等。

        八一厂翻译的著名电影有《巴顿将军》、《莫斯科保卫战》、《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断箭》、《拯救大兵瑞恩》、《指环王》等等。

        上译厂是其中取得最高成就的单位,他们译制的著名电影数不胜数。《虎口脱险》、《魂断蓝桥》、《茜茜公主》、《叶塞尼亚》、《佐罗》、《简·爱》、《追捕》、《尼罗河上的惨案》等等耳熟能详的电影都是出自上译厂。

      上译厂有一批有极高专业素养的配音演员,他们的声音极有特色,他们的名字和大牌电影演员一样为人们津津乐道。上译厂还有像陈叙一这样的优秀的翻译家和导演,将电影译制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要求,为上译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悲惨世界》里的刚开始有一段旁白,“1802年,在法国南部带着镣铐的囚犯正走向土伦的苦役场……”,正是毕克的充满沧桑感的声音将悲惨世界拉开帷幕,让整个故事充满历史的厚重感。毕克(1931.7.21—2001.3.23),祖籍山东省平阴县,1948年蚌埠崇正中学肄业,1952年开始电影译制工作,是上海电影译制厂最早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之一。毕克的声音内敛,稳重,他配的《追捕》里的杜丘冷峻刚毅,使他成为高仓健的专职配音演员,在后来的《远山的呼唤》和《幸福的黄手帕》里都有精彩的表演。《尼罗河上的惨案》是一部大戏,没有配角,每个角色都有个性,毕克配里面的大侦探波洛,冷静理智,大段的抽丝剥茧般的推理分析,从容不迫,充满自信,和其他角色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部电影里让我印象深的是波洛和杰基的一段对白,他把躺在河边晒日光浴的人比喻成尸体和牛羊肉。毕克配音的电影还有《海狼》、《阴谋与爱情》、《警察局长的自白》、《苦海余生》、《阳光下的罪恶》、《老枪》、《鸳梦重温》、《卡桑德拉大桥》、《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等。他还给很多美术片做过配音,比较著名的是《阿凡提》系列美术片中的阿凡提,还有《三十六个字》、《小红脸和小蓝脸》等等。


        邱岳峰(1922.5.10—1980.3.30)毕业于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他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白俄,长得也有几分像外国人。他的声音有点烟熏味,沙哑而独特。邱岳峰是上译厂最受听众爱戴的一名演员。他和李梓合配的《简·爱》深受大家喜爱,成为译制片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他在卓别林电影配音,让我觉得他就是卓别林,只有他才是。在《悲惨世界》里他为德纳迪埃配音,将一个小店主、退伍军人、流氓演绎的惟妙惟肖。在《大独裁者》中他配一名理发师和希特勒,其中有大段的精彩独白,“贪婪毒害了人的灵魂,仇恨隔离了世界,我们操着正步走入痛苦与血腥。我们发展了速度,却禁锢了自己。我们的机器带来富裕,也勾起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才学让我们见利忘义,我们的聪明让我们冷酷无情,我们算计的太多,我们感觉的太少。”邱岳峰配的是理发师,我感觉那时理发师的演讲具备了希特勒的口才,慷慨激昂,极具煽动性,沿着他的思路人们走向一个新的世界。邱岳峰配的著名电影还有《警察与小偷》、《巴黎圣母院》等等,还为中国最伟大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配音,他还参演了《珊瑚岛上的死光》、《傲蕾一兰》。他的嗓音条件并不好,但是他发挥了这种独特的条件,和角色特点融合得天衣无缝,这让人想起京剧泰斗周信芳的麒派艺术。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乔榛(1942.11.17-)是上译厂的主要配音演员,还在1984-1986年做过上译厂的厂长。在《魂断蓝桥》中他为罗伯特·泰勒扮演的男主角军官罗伊配音,音色醇厚迷人,“别再支支吾吾了,别再问了,别再犹豫了,就这样定了,知道吗?这样肯定了,知道吗?这样决定了,知道吗?去跟我结婚吧,知道吗?”这是罗伊在表达要和玛拉结婚的急切心情。在《叶塞尼娅》里乔榛配音了军官奥斯瓦尔多,在《爱德华大夫》中乔榛配音了格利高里·派克扮演的爱德华大夫,在《苔丝》中乔榛配了德伯太太的坏蛋儿子亚历克,在《生死恋》中他配了男主角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宫雄二。乔榛主配的电影还有《斯巴达克斯》、《寅次郎的故事》、《廊桥遗梦》,他后来还和丁建华一起朗诵过大量的文学作品。


         童自荣(1944.1.11-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音色华丽,常配英俊潇洒的年轻男子。他的声音辨识度特别高,为阿兰德龙主演的《佐罗》配音,成了佐罗专业户,还配过《神秘的黄玫瑰》、《黑郁金香》等影片中的佐罗。在《苔丝》中他为男主角,鄙视封建贵族、思想前卫的青年安吉尔配音,在《茜茜公主》中他为有点结巴的上校博克尔配音,尽管是个配角,但是个让人想起来就忍俊不禁印象深刻的形象。有一部不太为人关注的电影《靡菲斯特》,这部电影描写的一位演员在纳粹德国的种种遭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的。童自荣为男主角亨德利克·霍夫根配音,这是一个有点神经质、歇斯底里的人,台词的分量非常重,他配的非常精彩,说这是童自荣的最好的配音作品,一点也不为过,毫无佐罗腔调,听起来非常享受。童自荣在《三十九级台阶》中配音男主角理查德·汉内,在《悲惨世界》中配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在下集里算是主角了。他还配过《未来世界》、《孤星血泪》、《砂器》、《蒲田进行曲》等等影片。在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最著名的武侠片《少林寺》中童自荣配音了男主角觉远和尚。


        上译厂的当家花旦李梓(1930.12.23~2014.01.05)是河北人,肄业于山东大学。“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段充满情感的言语就出于李梓在《简爱》中配音。电影本身的故事好,陈叙一的翻译好,李梓和邱岳峰配的好,他们的合作将这部作品推上了译制片巅峰。李梓的戏路特别宽,除了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追求自由平等的简爱,她还配过敢爱敢恨的吉普赛少女叶塞尼娅,那句著名的“当兵的,你不等我了?你不守信用。我已经等了三天了”让人一下子就能回想起来那个鲜活的叶塞尼娅。李梓还在《巴黎圣母院》中配了能歌善舞的吉普赛少女埃斯梅拉达,在《音乐之声》中配做家庭教师的非常有主见的修女玛丽亚,在《英俊少年》中以五十多岁的声音配英俊少年海因切,在《望乡》中为栗原小卷扮演的女记者三谷圭子配音,在一场与阿崎婆惜别的戏中,她和赵慎之以她们感人肺腑的声音让人对阿崎婆的悲惨一生无比同情,让观众的情感宣泄达到高潮。


        上译厂另一个有魔力的声音是刘广宁(1939.1.27-2020.6.25)。刘广宁出生在香港,她的祖父是民国政府驻外公使,家境很好。她在1960年读高中时正好赶上上译厂招聘,她那时完全可以去考大学的,但是又非常喜欢配音,担心上大学国家统一分配就不能从事配音工作了,就给上译厂写了应聘信。于是中国少了一个女大学生,但是多了一位伟大的配音表演艺术家,她被誉为“屏幕背后的公主”。她的声音非常有特色,略带鼻音,音质艳丽。《魂断蓝桥》片中刘广宁为费雯丽扮演的芭蕾舞女郎玛拉配音,音色甜美青涩,故事凄美动人。《悲惨世界》中的芳仃太太是刘广宁配音的,是个单亲妈妈,无奈下把孩子放在陌生人家里寄养、去工厂做工被开除、做妓女被浪荡子百般戏弄,最后病死,要说悲惨,她是这部电影中最悲惨无助,值得同情的,刘广宁的配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生死恋》中刘广宁为栗原小卷配音,“爱情是怎样来临的?是像灿烂的阳光,是像纷飞的花瓣,还是由于我祈祷上苍”,纯洁、青春的夏子的情感越是美好,她的结局就越能打动人。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刘广宁为凶手杰基配音,这是一个情感复杂的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坏人。刘广宁的声音除了一贯的迷人外还有哀怨和少许的凶狠,她不是在自己说话,而是杰基附体。《大篷车》里刘广宁为吉普赛女郎、舞星妮莎配音,她天真泼辣,为爱情而醋意大发。刘广宁还在《望乡》中为青年阿崎配音,声音深沉,很好地反映了阿崎的悲惨身世和她的痛苦挣扎。在《苔丝》里刘广宁为年轻美貌、生活贫苦、命运多舛的苔丝配音,影片里优美的英国田园风光、古典油画般摄影风格和工业化早期人们的命运在逐步展开,有一种史诗般的美感。


        上译厂的著名女配音演员丁建华1953年出生,1976年进上海电影译制厂。丁建华有银铃般的声音,她配了大量的有特色的年轻女子角色。她在《追捕》中配的真由美(中野良子饰)是个敢爱敢恨的牧场主女儿,“你为什么要救我?”“我喜欢你。”这部电影1978年上映,是那年最重磅的电影,影响巨大。其中的杜丘、真由美、矢村、横路敬二的名字在中国都广为流传,大街小巷里都在放那首无字《杜丘之歌》。在《茜茜公主》里丁建华配茜茜,她清脆、天真、热情、温柔,有次采访中,丁建华说德国同事觉得说中文的茜茜比说德语的茜茜更加符合银幕形象。《茜茜公主》是历史片,阿尔卑斯山的迷人风光、奥地利皇宫里衣着华丽的人们让人赏心悦目,成为皇后的茜茜高贵而亲和,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后来在德国旅游看到新天鹅堡里还有关于茜茜公主的各种介绍。在《远山的呼唤》中丁建华为倍赏千惠子配音,那是远离喧嚣都市来到北海道牧场拓荒的民子,她美丽、善良、贤惠、坚韧。在《悲惨世界》里丁建华配珂赛特,她还为《少林寺》里的无暇姑娘配音。丁建华还为《九色鹿》、《天书奇谭》、《雪孩子》等动画片配音。


        尚华(1922.5.1-2005.4.22)是一名著名配音演员。《虎口脱险》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片,剧中主角指挥家和油漆匠分别由尚华和于鼎配音,他们两人平时也是好朋友,也爱斗嘴,堪称珠联璧合,他们的配音充满了幽默,让人捧腹不止。在《望乡》中尚华配妓院老板太郎造,我将他的声音和太郎造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一听到他的声音就想起那个留着小胡子的死于脑溢血的老头。在《爱德华大夫》里尚华配老教授,风趣幽默,“女人,在她们恋爱之前最适合当医生,在恋爱之后就只能当病人了。” 在《巴黎圣母院》里尚华给那个乞丐头子配音,我还能清楚记得他的“行行好!行行好!”尚华配音的形象好像有个共同点,就是精瘦小老头。

        《悲惨世界》里的主角让阿冉是由上译厂的胡庆汉配音的,他的声音也非常有特色,平静坚强不畏强暴。可惜胡庆汉主演配音的电影不多,他导演了不少译制片,像《追捕》、《黑郁金香》、《凡尔杜先生》、《绝唱》、《新天方夜谭》、《卡桑德拉大桥》、《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等都是他导演的。在《悲惨世界》里还有邱岳峰的小店主德纳迪埃,刘广宁的妓女芳汀、丁建华的纯洁少女柯赛特、童自荣的马利尤斯、尚华的沙威警长、加上毕克那权威的旁白,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是上译厂的豪华阵容,非常经典的作品。


        译制片来源国家非常多元,像传统的电影大国,美国的、法国的、英国,还有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甚至埃及的,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波兰、罗马利亚、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等也有不少。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人、风景和文化,这些电影当然也是经过选择、严格控制、剪接的,但已经反映了当时文化部门的心态和民众的心态,就是开放,对广泛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包容。颇有点像中国现在的汽车市场,好像万国博览会。现在进口电影仅剩下几部好莱坞大片,基本上快餐消费型的,以感官刺激为主,难以留下美好回忆和深刻思考,其实是为资本服务的。我时常好奇,外国电影现在国内上映的很少,难道那么多国家,现在都不拍电影了吗,还是他们的电影现在全部都不合时宜了。在电影节上还能看到不少进口电影,但无论如何也没有以前那样的影响力了。


        那时的译制片在题材上也非常丰富。首先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最有分量,这样的电影有《悲惨世界》(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法国雨果)、《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苔丝》(英国哈代)、《伊豆舞女》(日本川端康成)、《基督山伯爵》(法国大仲马)、《红与黑》(法国司汤达)、《雾都孤儿》(英国狄更斯)、《王子复仇记》(英国莎士比亚)、《百万英镑》(美国马克吐温)、《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国E.M.福斯特)等等。这些电影里的艺术形象本来就很丰满,有深度,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时代背景鲜明,寓意深刻,值得回味,再加上著名导演和演员,制作精美,更有译制演员的精心配音,整个就是一个艺术品。


        侦探悬疑片的质量也非常高。美国希区柯克是史上最伟大的悬疑片大师,他的《爱德华大夫》还是黑白片,采用精神分析法,情节离奇曲折,令人疑窦丛生,非常紧张压抑,最后慢慢释放。他的影片还有《蝴蝶梦》、《三十九级台阶》等被引进译制。《尼罗河上的惨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侦探小说改变的,在风景如画的尼罗河上,一群衣冠楚楚的人各怀心思,在明亮的色调下发生着谋杀。行动迟缓、大腹便便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大侦探波洛,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和严密推理,还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为大家一层层揭开迷雾,找到凶手。在配音上有人说这是上译厂的全家福,毕克、李梓、刘广宁、丁建华、程晓桦、童自荣、潘我源、胡庆汉、苏秀、乔榛、于鼎、邱云峰等悉数登场,各展绝活,人物形象非常丰富有特色。相同类型的电影还有也是讲大侦探波洛的《阳光下的罪恶》。卓别林的电影《凡尔杜先生》视角非常独特,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经济危机下的银行职员如何走上谋财害命的勾当的,杀人有背景,被杀者也都有弱点。整部影片幽默少一点,讽刺多一点,最后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卓别林是邱岳峰配音,非常精彩。卓别林是最伟大的喜剧演员,自编自导自演,还为他的电影写音乐,他有非常多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摩登时代》、《马戏团》、《寻子遇仙记》、《城市之光》等等,早期作品不少默片,我家附近的电影院就专门组织过好几次卓别林电影展。


        以印度电影为代表的音乐歌舞片也非常发达,印度电影《流浪者》是长影译制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结合印度的种姓制度来看这部电影,是非常深刻的。电影里《拉兹之歌》、《丽达之歌》都非常优美动听。另一部印度歌舞片《大篷车》是上译厂译制的,丁建华、于鼎、刘广宁在片中有精彩的表演,整部电影还是娱乐多一些,里面的歌曲非常好听,一般来说一部电影能有一两首好听的歌就不错了,但是这部片子的歌首首都好听,应该有个七八首,朱逢博还翻唱过其中《苏尼达之歌》。印巴电影还有不少音乐歌舞片在中国都上映过,像《永恒的爱情》、《奴里》、《海誓山盟》、《哑女》等等,都以歌舞见长。英国电影《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一部优美的音乐片,由李梓和毕克担任主要配音演员,《孤独的牧羊人》、《哆来咪》和《雪绒花》是美妙动听、流传非常广的电影插曲。德国电影不算发达,但《茜茜公主》、《英俊少年》给人印象深刻。《英俊少年》故事情节不算特别,但里面歌曲非常动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妈妈》、《两颗小星星》、《梦乡》、《你的爱》、《生日歌》等等都非常好听,这些歌曲都是电影主角童星海因切演唱,他的歌声深情嘹亮,充满阳光。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的时候,我的年龄正好和电影里的海因切相仿。印象中音乐歌舞片还有《出水芙蓉》、《霹雳舞》等等影片,都非常有特色。


        译制片中战争片也非常精彩,以《虎口脱险》为代表的欧美二战题材电影有一个和我们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对德国人是平视的甚至是俯视的,我们对日本人是仰视的,也难怪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和日本有不小的差距。《虎口脱险》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战争题材喜剧片,它的笑料有一部分是对纳粹德国的嘲讽,可以看到德国人在战场上是吓人的,在生活中是愚蠢可笑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身份地位职业习惯差异明显的指挥家和油漆匠之间的各种摩擦,后者更加有普遍意义。在很多场合下差异造成可笑,人的差异是绝对的,人间应该很欢乐。比较欢乐有趣的战争片还有《胜利大逃亡》,那是一部战俘营里的足球比赛,一大群职业足球明星参加了表演,我记得球王贝利还在电影里打进一个倒勾球。“要搞国际比赛,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还有威尔士。” “这算什么国际比赛,要跟德国比,才是国际比赛。”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们看了电影《逃亡雅典娜》,那是发生在希腊的德国拘留营的故事,德国人爱希腊的文物,里面还有美国演员,美国演员给德国兵表演脱衣舞以迷惑他们,我们的班主任是政治老师,他对此嗤之以鼻,“这怎么可以?”南斯拉夫的二战电影堪称经典,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里,我记得有一个场景是德国军人将很多老百姓赶到广场上,喇叭里传来德国人的“萨拉热窝的公民们,德军司令部向你们发出最后一次通告……”,觉得“公民”这个词用在这个场合挺新鲜的。在另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里游击队为了阻止德国部队经过,让那座大桥的设计者参与一起炸毁了那座桥,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座桥也非常壮观优美,这部电影里有一首著名歌曲《啊朋友再见》。在这些电影里,游击队用的武器明显比我们八路军用的好。


        优秀的日本电影有不少,像《望乡》,改变了大家对日本的认识,原来日本也有苦难,也有血和泪啊。这是一部反映明治和大正时期日本“南洋姐”的悲惨故事,这本是国家的一项政策,但当她们回到日本以后又不被家人和邻居认可。但再深的苦难也没能掩盖人性的光芒,在电影最后有一段对白感人至深,山谷圭子(栗原小卷饰,李梓配音)问“您让我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在您家里住了三个星期,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难道您就一点不想知道吗?”阿崎婆(田中绢代饰,赵慎之)答“本来也想问你来着,村子里风言风语传说不少,比起他们来,我心里是多么想知道你的事啊。可要知道,事实上各人有各人的处境,要是能说的事不用打听自己也会说,不过本人不能说的总有不便说的道理。你不能说的事,我这个外人怎么能去问呢?”据说田中绢代在最后一场戏后,表达死也值得了,两年后,她也就去世了。另一部著名日本电影是《人证》,那是以二战后美国军队占领日本为背景,一个黑人青年从美国来日本寻找他妈妈,结果被他妈妈杀害。杀害的原因是他妈妈已功成名就,无法接受原来那段历史,还为了她另一个儿子的未来。结果她另一个儿子犯罪逃到美国被警察打死,绝望之下,妈妈也跳悬崖自尽。电影主题曲《草帽歌》非常著名。人到底在追求什么的,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呢,在社会的洪流中大多数人恐怕连一根草也不如吧,无法自己。有一部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后来我又看过这部系列电影中的大部分。这部系列电影一共有48集,由山田洋次导演,渥美清和倍赏千惠子主演。寅次郎是一个单身有点傻里傻气的人,爱好虚荣又古道热肠,总是戴一顶礼帽,披着件西服,四处游荡摆地摊,有女人缘又不断失恋,对老家葛饰柴又无比眷恋,漂泊久了就回老家住住,住一阵子就像去流浪,一路闹了很多笑话。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是上译厂乔榛丁建华配的音,后来看的是胡连华配的音。这个形象在日本家喻户晓,在中国也有大量的粉丝。电影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芝麻小事,但同样是人的喜怒哀乐,寅次郎有很多缺点,但也有不少优点,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在欢笑和泪水中我们也能看到芸芸众生的自己。


        译制片让外国人说起了中国话,无形中配音演员被附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屏幕形象,相互成就,为人们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给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它们像诗,像画,像音乐,像满天的星辰,照耀我记忆的黑夜。时隔多年,我仍能清晰地记忆起一两个细节,一两句台词,常常通过手机重听译制片的录音剪辑。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译制片呢?除了时代的开放、电影的优秀、配音的精美外,我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在青少年的时代碰巧看到这些美妙的作品,已在记忆中烙上了青春的印记。(202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