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杨
2012-05-23 23:59阅读:91
假如有一天小潘最终决定落发出家,我想我不会哭,我会对她说:潘,祝福你,只要你的心快乐。
~~~~~~
手机“嘟……”地在桌子上振动起来,“阳阳,我在九江。”久不联络的小潘发来短信。
“在九江?是要来上海么?”
“上海可能不去了,我在东林寺。”
数月前和小潘在QQ上聊天时她提过东林寺,说一直想到那里去住一段时间,修行。从前认识的居士方阿姨说过,对于礼佛的人来说,东林寺是一个圣胜之地。
“要住多久呢?有时间就来上海转转。我们很久不见了。”
认识小潘是在几年前去云南旅行的时候,我一个人背着包转泸沽湖,迷了路,在山下大片的野花里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一条小路通往湖边公路,走到大小路交界的两棵百年老树下,小潘手持木杖和她的德国黑贝阿赖一前一后,轻快地走来,然后我们成了同行的旅伴。
“可能一两个月,也可能更长。”
更长。我心一惊,更长是多长?难道……
初识的小潘很开朗,我们在路上相谈甚欢。她是个喜欢自由的女人,在梅里雪山开了几年的客栈,期间只有狗儿和来来往往的客人做伴,她却喜欢人烟稀少的惬意。我问她为什么要选那么远僻的地方,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因为一些伤心事。后来,再熟悉一些,她告诉我,因为最好的朋友和她的男朋友结婚了。
那以后,她的所有行为都有了解释,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独自行走……
有一次在网上我们聊了很久,她说和家里人的矛盾很深:家人一直在给她介 绍男朋友,希望她能早点结婚成家,过稳定的日子。可是她说::“阳阳,我一点儿也不想结婚,我想出家。”我很惊讶,也很难接受这样的想法,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怎么出家呢?那样的生活多寂寞,多清冷,多凄凉?又何况,父母会多伤心!
我觉得是那段伤痛的感情经历让她想逃避真实的生活,一直试图解开她的心结。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她心里的那个我认为有的结很难被触碰到,甚至有时候直觉告诉我,她不需要开解。这让我很疑惑。直到上一次,她才说,其实从来没有过什么情感背叛与挫折,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没有与异性交往的欲望,不想恋爱也不想结婚,至于以前提到的经历只是她编的理由,让人家不觉得她是异类。
现在,她真的打算走那一步了吗?
我还想要说些什么劝她回头,可是想了很久,却不知道要说什么怎么说。反倒想起两个人:静慧与李娜。静慧是我几年前在“枣子树”见到的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尼,出家前她身家千万,出家后她一袭布衫。当她以光头法衣的形象出现在门口时,餐桌上的几位旧友立时声音哽咽、泪眼婆娑,而她呢,一派轻松爽朗,不断地安慰大家,兴致极高地谈起自己在佛学界的种种打算,显然,她享受眼前的生活,没有了一头秀发,不再衣着时尚,素衣布履地进了另一种清境法界,在家俗人的种种忧虑与感伤对她而言,累赘了。
至于李娜,媒体时不时地会披露一点关于她的消息,无非惋惜昔日歌星颠峰隐世落发出家,可是悉心一点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我们的嗟叹而已,照片上的她没有一丝落寞,有的反而是寻常人难得的平和淡泊。
那么小潘呢?如果那真的是她想要的生活,何不就让她去,青山远寺里另一种无争的日子,未必不好。
绝大多数的人总想着:好好地工作挣钱买房买车添置家具外出旅行攒钱养老为儿孙积点福德,生活的内容要一样一样地加上来,加得越多,总和越大,就越满足。当我们碰到另外一小部分人拒绝用这种加法公式去生活时,就怎么都感觉对方是在往一条不幸福的路上走,有点善心责任心的,都苦苦相劝,生怕自己没尽力对方就陷入了生活的深渊。
可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把这些欲望的东西一个个地减下来,生活可能也未必是凄凉苦楚无边,心灵宁静的程度与物质数量从来都不成正比。所以,如果她可以从这样的生活里得到平静和快乐,为什么不?无论拥有或者是放下,无论采用加法还是减法,最终能到达到灵魂的平衡,就算是生活的成功吧。挽留于我们常常只是一种道义,对于她却是沉重的负担。
“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只希望你平安、快乐。”
许久,她回:“谢谢你,阳阳。”
小潘并没有在东林寺住太久,因为家里的一些事,过了大概个把月就回去了,终究她还是放不下亲情的牵绊。不过不管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在家,我希望她可以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出家,我希望她能得到心灵的宁静。
假如有一天小潘最终决定落发出家,我想我不会哭,我会对她说:潘,祝福你,只要你的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