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团队
这里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有的人讲人才、也有人讲是文化,也有讲是品牌,还有人讲是技术、是服务。这些都没错,但是服务要不要人去做?技术要不要人去做?品牌要不要人去维护?文化要不要人去传播?这些是不是要靠才能干出来。
所以归根结底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王牌竞争力。
人组成团队,那什么是团队?有的讲两个人以上就是团队,那两个以上也可能是团伙阿。那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伙?
团队是有共同的目标叫团队、什么叫共同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向东,另外一个人向西。那两个人有没有共同的目标?小时候我们学过一个寓言故事。一群动物在拉一辆车。小狗向前面拉,小猫往后面拉,天鹅住上面拉,结果这辆车会怎么样?会一动不动。是不是?这就是什么?这就是目标不一致。所以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价值观是相同的。如果理念不一样,一个人认为是社会主义好,另一个人认为资本主义好。那这两个人有可能就会发生冲突,同意不同意?美国和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就是理念不一样呗。团队还要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担当,还要有合作共赢,还要有创新等等,有了这些才叫团队。同意不同意?所以团队和团伙一样还是不一样?那什么叫团伙呢?团伙就叫吃饭共同体,个人组合伙,什么叫吃饭共同体,吃饭在一起,有了利益就在一起。
还会为了利益大打出手。你看这个盗窃团合,刚开始合作得很好,但是在分赃的时候就会大打出手,拔刀相向,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是利益的组合体。所以团队和团伙不一样。
各位你们要思考,你的公司是团队还是团伙呢?
团队的核心构建分为五个字。道、魂、形、本、标
把这几个字搞定了,你的团队可能就非常厉害了。
那什么叫道?道是企业的经营之道,道是公司的最高标准。也是公司的最高纲领。也可以讲是老板的初心。各位,如果一个人他贩毒赚了一个亿。请问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有人可能说成功了,有的人说说失败,只有他自己知道,反过来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个道是错了。
道下面是魂,什么是魂?魂是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的bi,企业的精神,比如企业的愿景、价值观、文化等。很多企业是没有魂,就会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企业就是个行尸走肉的肉体,同不同意?你们公司的愿景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没有文化的企业一定走不长的。这叫魂
魂下面是形,什么是形?魂要用口号,标语呈现出来就是形,企业的VI体系,外在的形象,例如公司的logon、商标、贴的标语、装修风格、前台、服装、胸牌、甚至纸杯等等这都叫形,那公司的形不统一,或者形散,你看全国的联通标志都是一样的,进店都是一样,所有的麦当劳的装修风格都是一模一样。同意不同意。
形下面是本,什么是本?是规章、制度、章程、准则,所以公司的规章制度要非常的清晰。大到公司的纲领、决议,小到奖惩制度、考勤制度都叫本。公司的规章制度越清晰健全,老板管理越轻松。所以不是以老板为本,不是以权力为本,而是以管理为本。所以制度要清晰,同不同意?
本下面叫标,什么叫标,目标,公司里一定要有目标,而且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公司的目标,另外一个是个人的目标。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背道而驰,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公司向东,个人目标向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分道扬镳。员工迟早会走。各位,记住一句话,如果员工目标和公司目标不一致,这个员工迟早会走,他之所以现在没走,那是羽翼还没有丰满。甚至讲捞的还不够多,所以对公司来讲,一定规范你员工的目标,和你公司目标保持一致。例如中兴,一个新员工进去后,一定会为他做职业规划,把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目标捆绑在一起。你是走技术、管理、还是财务路线。
二、你到底在为谁工作
中国中国社科院对上千家企业对员工做了一次调查。统计的结果如下:
企业里面有5种员工。
第一种,20%-一上班就与公司对着干,带着情绪上班,带着不满上班带着愤怒上班,结果企业还要给他发工资。举例,一位员工在家里面跟老婆吵架。他怒气没有消,带着情绪到了公司。老板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对待客人大声的吼叫。因为他也排泄他的不满,有的员工因为公司没给他加工资,还带着愤怒上班。有没有?那请问,你认为自己是这种员工的举手示意下!
第二种,20%-蒙着眼睛干活,干好干坏不清楚,干多干少无所谓,每天混日子不是产生了大量的次品、返工和客户投诉。你觉得自己是个这种员工举手示意下,所以这种干多干少无所谓,产生大量的虚耗。
第三种,20%-在为企业的库存、次品、处理客户投诉大量的时候,还忙得不亦乐乎。为前面两种员工擦屁股,有没有这样的员工?也有吧?为处理客户投诉,看到有人打架,就去劝架,忙个不停,
那请问,你认为自己是这种员工的举手示意下!
第四种,20%-看钱干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甚至消级怠工、拖拉、混工时。加班一个小时给一个小时的钱。这种员工表面上看起来很勤奋,但在消极怠工,本来他一天可以干完的活,他偏偏拖到二天,因为拖到二天,才有二天的工资。他在混加班费,这种员工表面上喜欢加班,真实在拖拉工时,有没有这样的员工,你是这种员工的举手示意下,有没有?
第五种,20%-真正产生绩效,有目标有责任感,可惜企业要为另外的80%的员工付出更大的管理成本。有没有,你是第五种员工的举事示意下。
所以你看,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员工都有可能不是好员工,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好员工,很多老板都吓一跳,不相信,其实可能在哪都是这样子,这个就是二八定律。一个公司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员工创造价值,百分之八十的员工在拖拉、扯皮、混日子。二八定律在哪都可能成立的。所以不要说你公司都是好员工。所以你思考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公司要为百分之八十员工,付出额外的管理成本?
好,各位,思考一个问题,你属于哪个20%?
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二个大学生,刚开始可能差距都不怎大,五年,十年之后,差距很大,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同样两个新人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刚开始一二年差距不大,但三年、四年、五年后,差距就变大了,有人当上了总经理,有人买了车买了房,有人还在原地踏步,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那请问这差距是怎么产生的?学习、机会?
那我们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成功是因为什么?
大家看一下,下面这个图,成功大部因素是什么?是态度对不对?口才、能力等只是你的技能,运气、环境是另外些东两,所以你的态度占了很大部份。
所以,差距的产生是因为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什么叫态度?首先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你在为谁工作?你觉得是为国家工作的举手示意一下!你觉得是你是为客户工作的举手示意下,你觉得为老板工作举手示意下,有没有为老板工作的?或者你觉得为你家人、小孩工作的举手示意下。也有,各位你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你的态度决定你的情绪,情绪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成就,所以你脑里面想清楚,你究竟在为谁工作? 各位,经常听到类似的话,我只拿那多钱,凭什么还要多干那么多活!我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和公司的地位是平等的,等价交换而已。多点事情我不愿意干。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我在为老板打工,很多人讲我是打工的。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在许多人眼中,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不大。你到底在为谁工作?这个很重要,会跟你的心态有很大关系,那你为谁工作呢?这里我跟你们讲一个成长的故事。
在一个公司里有个组长叫小李,他下面有很多的组员,上面有他的经理,他的经理上面就是总经理。有一天,小李碰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这个事他以前也没见到过,不慎重的对待,有可能会对公司造成负面的影响,他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把这个事汇报他的经理,他的经理也不知怎么办,这事又太重要了,于是又汇报给总经理,到总经理这里已经不能向上推了,因为上面没有解决问题的人了,只能做个问题的终结者,所以总经理硬着头皮把小李叫过来,问清具体情况,制定解决方案,花了很长时间把这个棘手解决了。后来小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知道上面能解决,于是想也不想汇报给了经理,经理汇报给了总经理,总经理又解决了,慢慢的遇到这类问题多了,按照老套路,都到总经理这层才解决,请问最终小李的能力有没有提升?最终谁的能力提升了?
在另外公司里面也有一个组长,叫小张,有一天小张也遇到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没见过没处理过,影响也非常的大,请问他要不要向上经理汇报?要,对吧,但是小张把问题汇报的同时,附上他的解决方案,经理把问题和解决方案汇报到了总经理那,总经理一看,觉得小张的解决方案还算靠谱,就批复了同意两字,小张的方案有可能执行成功,也有可能执行失败,对不对?假设执行失败后,小张会继续修订他的方案,继续上报到领导那,因为小张在整个事情中,总经理会不会支持他,一直成功解决此问题为止,那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小张还要不要汇报给领导?不要了对吧?因为总经理曾经同意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案执行。这样的事情多了,小张不断自己去解决,一年之后,小张的能力有没有提升?有没有可能小张比那个经理还厉害,甚至有没有可能小张会代替他的经理。
所以,工作,不仅仅让你得到一份收入,还提高你的能力。是还是不是?所以讲与其挣钱还不如值钱,什么意思呢?拼命挣钱还不如努力工作提升我们自己能力,让我们越来越值钱。对吧?
所以,你看,
有人把工作当作事业,为自己工作的人,小张就是这样的人;
有人把工作当作打工,为别人工作,小李就是这样的人。
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呢?
当为别人工作时:
全力应付
转移问题
逃避责任
交差
以个人利益为核心
迟到早退
抱怨、消极、被动
当为自己工作时:
全力以赴
解决问题
承担责任
做好,以团队为核心
早到迟走
热情、积极、主动
把工作当事业的人,不断提升能力,不断得到认可,不断获得机会,不断接受挑战,事业步步高升。
把工作当打工的人,停留原有水平、不断封闭自己、不愿接受挑战,能力不断下降,淘汰出局。
一个是良性循环,一个是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