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131天
道理懂得很多,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道理都懂的潜台词是,你说的我早就知道了,你说这些都没用。
这个时候的道理,已经被远远的推开了。认为都懂的道理并不能帮助他,就把道理放在无用的位置了。
Q1,越自责,越放纵,只靠内疚、焦虑是不能带来改变的
同样一件事,因为说法不同。接受者去完成的状态也完全不一样,改变是需要触动的。没有真正的认同,改变就不会真的发生。
我有一段时间玩游戏特别入迷,基本上除了工作以外所有时间都用来玩。自己的电脑有问题,还去网吧开了一张卡去玩。
这个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自己也知道不能这样。这段时间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不好,做事容易走神睡眠不足。
自己非常清醒,结果就是一边自责,一边接着玩。在这个过程中的想法就是,用自责和内疚来让自己改变。
事实是,越自责,越放纵,过度的自责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压力,反而让自己想逃避这种自责。就一头扎进游戏里,不想出来面对现实。
每次我们改变的时候,其实都有两个自己在较劲。
一个是积极向上的自己,这个自己天然正确。另一个是堕落的自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想上进改变自己,就会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堕落的自己。
越是认可自己堕落,这种自责内疚感觉就开始产生了。
因为我们相信,一个人是可以被骂醒的。成功学也告诉我们,你没有改变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狠。
如果还没有改变,就说明对自己还是不够狠。我不知道多狠才叫狠,我看到的人都到了丧心病狂的努力程度了。
可是这个自责的过程,改变并没有真的发生。
Q2,如果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变好,为什么改变一直不出现
老师批评,家长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变好。为什么内疚和自责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呢?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习以为常的理论,实际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理解。我想用我的思考过程,给你的思维开开口。
思考不一定对,能给读者带一点启发性思考。我的任务就完成了,那些所谓的坏习惯出现的本质是什么呢?
后来我回想这一段时间,发现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那段时间业绩压力很大,自己害怕工作没有发展。为了应对这个焦虑和压力,自己想找一个地方逃避这种现状。
本来已经是因为焦虑,才去玩游戏逃避。然后自己又在那里自责,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处理。只能是继续玩游戏,把这个自责的想法也一起逃避了。
所以越自责就越容易放纵自己,有很多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很多都是在某一个学期出现的,可能以前学习很好。
中间因为一时分心,导致成绩下降。这个时候老师通常是恨铁不成钢,之前学习那么好怎么就堕落成这样了。
这个时候老师还想通过批评教育,想去挽救这个同学。在同学这里他自己也知道不应该玩,但是面对这样的批评把他越推越远。
为了逃避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只能逃避的更远最好不要管他。这就陷入了“成绩差--被批评---放纵---自责---更放纵”这样的恶性循环。
自责和焦虑是我们改变习惯使用的方法,在家里通过批评孩子让他听话。在公司用绩效考核,末尾淘汰让员干活。
焦虑和恐惧最容易被激发出来,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在家被家长骂,去学校被老师骂,你说他能干嘛,只能打一盘游戏放松一下。
Q3,让改变自然发生的方法,是那些听得进去的道理
人的情绪是两面的,不应该对它们做道德判断。因为堕落和上进这一切都是为了活着,进化出来的生物本能。
我们容易被短期的焦虑恐惧刺激,也同样会被关怀理解所触动。
让改变自然发生的方法,是那些听得进去的道理。方法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真正的认同的道理才是你的道理。
用焦虑恐惧带来的刺激,只会让你更加排斥自己。而且越是认可自己需要改变无能,就对自己更加失望。这种失望从另一方伤害了自尊心,觉得自己好无能啥都干不好,进而破罐子破摔。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指望焦虑和内疚可以带来短期的行动,长期自己还是会回到原地。
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也正是那个要承担改变责任的自己。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骂得士气低落了,那你还哪里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
自我责备和自我承担,两个形象都是自己行动。改变的开始是接受的现状,认清现实只要做出的行为的往好的方向。无论大小的改变都是好的,所以初始的改变以鼓励开始行动为主。
我们真正的行为有一部,是依赖在自己情感理解上面的。
比如一个坏学生,你说不读书以后没好工作生活的很惨。找不到好工作,混不出人样。赚不到钱不能生活的很好,这些理由他可能都明白,但是不能促使他改变。
但是可能会因为喜欢一个女孩,促使他认真学习改变以前的自己。这个改变的动因是先发生在情感层面,并非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时候我们改变,定目标如果结果不能促使改变。可以从感性想通这个维度,去从新思考一下。
自己以前不能想通的东西,可能会因为一个人的开导。或者想明白了,背后的苦心而让自己真正原因接受,现状很难受的改变。
Q4,道理是真懂,只是一直处于无感状态,真懂就是改变的开始
我认识一个撰稿者,写的很厉害自由职业。作为新手小白的我经常发写的文章,让他帮忙点评。结果每次发过去的文章,都被批的体无完肤。导致我有一段时间,都不敢在发文章给他点评了。
这段时间我情绪很低落,觉得自己总是写不好。心里很愧疚也有点抱怨点评太狠了,这个内疚的压力。并没有直接的让我继续努力,相反对写作开始有一点抵触。我也知道自己写的确实有这些问题,应该改变就是一直不肯继续行动。
后来我们又在一起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因为他是中文系毕业,知识储备很扎实。在图书编辑部工作的时候,他的主编一直对他很严格。他当时和我一样感觉自己写的已经很好了,总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很沮丧。
后来领导跟他谈心说:“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作者,我不希望你这么早认为自己已经到最好状态了”。批评你挑战你的舒适区,是认为你还有进步的空间。我批评你的是,以你的能力不止是可以做到这个程度。
我听完这个故事很触动,这一刻之前说的道理,我才真正认可是道理。
我们让自己改变上进,这个结果背后的动因才是真正促使改变的。你的动因是讨厌自己,还是期待更好的自己。只有后者带来的才是真正意义上,把压力变成了动力。
而这个真正的理解,才是促使我们改变的内在动因。你在寻求自己改变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的动因呢?是讨厌堕落的自己,还是期待更好的自己。
成长是我们一起的目标,不应该是自我伤害的因素。放下与自己的争斗,用理解和期待带领自己进步。
只有心甘情愿的理解,才有真心实意的改变。
用我之思考,磨出你的思想利剑
鱼堂主原创首发,转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