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教无类”,然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可入论语二十二,与子同受祭祀者十,果真有教无类乎??
人降生伊始,其生存能力并不比动物优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潜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国家在宪法中明确了受教育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但是这项权利只能保证你在该上学的年龄可以进学校,如果你自己实在不想去,也是自动放弃,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原因,总有少数人没有进入学校,但是这些人的未来不见得就比那些在学校的人差。
回到学校,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都拥有受教育权,有这项权利就等于被教育好吗?从享有权利到成材中间的环节太多了。
看看古人的教育阶段
零岁到三四岁,为家学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健康成长,还有基本生活常识和礼仪规范。
三、四岁到六、八岁,为蒙学时期。要任务有礼教和乐教两部分。
六、八岁到十二、十五岁,为学馆时期,主要任务是读经,也有习字、练武等活动。
十二、十五岁到二十、二十五岁,为官学时期,一般会去县学、府学继续学习,内容主要是解经,也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文赋、经史子集等等内容。解经不是训诂,是讲义理。
二十、二十五岁到三十、三十五岁,有时甚至到四十岁,又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时期,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拜厉害的老师学习专业,有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术数、政治军事,都是可以学的。
再就是,是行万里路,去交游。在为出仕做官做准备。在做官之前,必须先了解官场,也要了解国计民生,还要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和声誉名望。
那些很早去考科举的,那是为了练手,一代首辅张居正十三岁参加乡试,成绩优异,湖广巡抚顾璘故意阻挠而令其落榜,原因就是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古人对于年少中举者,不贺。为什么?你什么都不懂,就去做官了,非家族之幸也,将来为祸国家,连累宗族的,就是你。
三十、三十五岁到七十岁,是出仕做官时期。做不了官,就做老师,行道布道。不做老师,也可做隐士,修身齐家。
古人七十致仕,回家养老。作为乡党长老,或以身作则,或著书立说,或兴学讲学,都是继续教育事业。
可以很清晰看到,古人实实在在的贯彻着终身学习,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在一起,告老还乡之后,或写书,或讲学,继续发挥余热,看到其背后的区别了吗?
如今我们的科学教育是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以术层面的内容居多,整个的考试也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或是记忆,或是推算,殊不知,西方所习是科学背后的方法和逻辑。而由于其枯燥,造就了很多考试天才,高分低能,撕书宣泄,要说这些人走出校门之后,保持终身学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教会了你如何去领蛋糕,如今你却想成为切蛋糕的人。那切蛋糕的人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又从哪里可以习得呢?这玩意是隐学,口口相传,不立文字,想学会,只能靠一代代人去探索,去沉淀。
那么,请思考如下问题: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谁负责?教育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作为个体,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需要的?为什么?
想清楚了,人就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