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必要每年体检?
- 那些体检单上的数据怎么看?那些不正常的数值代表什么?
- 为什么有人体检正常,却依然得癌了?
- 体检中心可信吗?怎样选择适合的体检项目?
- 如何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上一章,提到了我们为什么要体检,体检项目中的不正常结果到底怎么看待。媛小医聊体检
那么,体检到底应该去哪里呢?
市面上有各种体检机构,一些公立医院承担着入职、公务员体检的重任,很多社区医院也经常对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活动,似乎可以体检的地方很多。
但是去年,一位女士状告某上市体检公司,其家人在该体检中心进行全身体检,未查出肾脏问题,时隔两月,在公立医院被诊断为肾癌晚期。体检中心与该女士各执一词,但关键的影像报告缺失,从而揭开体检行业乱象。
执业人员不符合执业资格,医疗仪器不符合规定,体检走过场,报告不负责任等等。
体检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筛查,预防重大疾病发生。但是如果结果毫无准确性,那么就失去了体检的意义了。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应该首选公立医院。主要原因:
1、公立医院的检测仪器更为精准,实验室检测数据更可靠。影像类检查,需要医生经验来诊断的更加精准。
2、医生诊断一般以正规公立医院结果为准,如果体检出现异常,对后期就诊看病更加方便。若是拿着一般体检公司报告就诊,基本会被医生要求重新检查的。
体检项目怎么选?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体检套餐,团购,项目栏有几十项。体检价格从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年龄、性别、地域、生活习惯、身体基础、家族史存在不同,体检项目可以有针对的选择。
体检项目检查,不属于社保范围。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助社保卡在门诊选择开具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选择前提:了解自己的身体
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体检师,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身体有什么小的不适,是一过性还是频繁出现,是否有疼痛、不适、影响生活,这些外人是无从知晓的。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做好筛选第一关。
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项目。年龄越大,发生疾病的概率越高,选择的项目也会相对多一些。
必要的基础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检查、B超
(一)血常规:
即血液常规检查,可以看出一个人最基本健康状况。报告会给出很多项目、数值、参考值范围、上下箭头表示超过或低于参考值。
在这众多选项中,医生最关心的是: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
白细胞:数值出现问题,一般最常见的就是感染,也就是有炎症了。然后医生会搭配后面的各种淋巴细胞、中性细胞等数值来判断,身体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等,决定怎么用药。
红细胞:是血液主要成分,一般女性生理期前后会有轻微减少,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出现数值异常一般见于大出血,或者血液病等等,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指标及症状来判断。
血红蛋白:重要判断是否贫血,但贫血类型、治疗方案需进一步医生诊断。因为女性生理期、节食减肥,所以女生中非常常见。
血小板:关系到凝血功能,如果低了,那么意味着伤口流血不容易止住,有一些先天性疾病,譬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
以上是血常规最简单的解读,也是常见问题,但并不是唯一解读,如果结果出现问题需要医生来诊断,勿擅自诊断!血液循环更新代谢很快,所以血常规只能代表体检当时的身体状况,一般失效性就在一周。
如果这四大指标与标准值差值只有一点点(1-3),没有身体不适症状,大可不必担心。
如果这四大指标都正常,但其他值略有几个箭头,也不必担心。
如果四大指标出现问题,并且伴有其他选项异常,要提高警惕,即时找医生咨询,必要时需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