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两年前,第一次玩“某音”是看到了朋友圈有美女发的视频。
那跟着背景音乐做的手指舞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从此我就开始了看“某音”,一发不可收拾。
“某音”让我见到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像是走进一个新奇好玩精彩纷呈的世界,给了我初恋般的感觉。有空的时候都会打开它来看看,有时候一看就好几个小时。它让我足不出门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异国风情。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像某些评论所说的那样,朕足不出门每天就有人献歌跳舞,又要评论又要点赞,忙得不可开交。里面有漂亮的女孩,动感十足的舞蹈,有趣的故事,搞笑的视频。有儿童天真可爱的笑容,天真无邪的童语,蹦蹦跳跳的舞蹈。有大海,山川,河流,高山,流水。有分享美食的,有分享旅游经验的。
有国内的风景,也有国外的风景。有画画的,有轮滑的,有科普的,有展示才艺的,展示技术的,展示厨艺的。有好听的音乐,有好看的动画。让你看得一些平时难以看到的东西,轰鸣的机器,宇宙的奇观。
那时候的它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美好。每个人都想用它记录自己最美的视频,向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故事。故事分享出去还能得到陌生人的点赞。开心了别人,也开心了自己。
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带着利益而来的人蜂拥而至,“某音”开始慢慢变质。慢慢从一个纯粹的分享自己美好东西的音乐短视频APP,一步一步的,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发生变化,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工具,变成了直播带货的工具,变成了商人的乐园。当初的美好纯真一去不返。或许甚至连“某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变了,变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变得重利益,变得商业化,变得不再纯真,套路多了。直播的多了。文案编出来的故事多了。无中生有的故事多了。假离婚的故事多了。
什么某爷,真的是随便就能踢开瓶子盖?物理学过吗?剪辑就剪辑吧,特效就特效吧,视频用剪辑和特效都无可厚非,但不说明是剪辑和特效就有欺骗群众的嫌疑了。
什么三只花,这样消费老人好吗?拍一些老人的视频无可厚非,但把老人当成吸引人眼球的赚钱工具那就可悲了。
假卖惨的人多了。真样好吗?真正惨的人得不到帮助,好人的爱心都被你们这些假卖惨的人消耗了。
租别墅租豪车假炫富的人多了。这样装好吗?带坏社会的风气。
扮包租公包租婆的人多了。这样好吗?难道当了包租公包租婆就是人生巅峰了?
炫富的人多了,一天做短视频就能赚几万几十万。真的有那么容易赚钱吗?
指导别人做短视频的人多了。真的是用心去教的吗?还是售卖高价课程?
卖课程的人多了,一个9块9的课程可以卖到2980。如果课程真的值2980元那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等你交了钱,教的都是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甚至等你交了钱就不理你了。
带货的多了。当主播开始带货,那就让人怀疑当初拍视频的动机还单纯不。带货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反映购买的产品,质量并不是视频所说的那样好,而且售后无门。
PK多了,喊麦多了。真的要把观众当成是没脑的吗?你知道吗?你这样天天PK大喊大叫的,很令人讨厌知道吗?这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呢?输了PK还有丑化人脸,这不幼稚吗?
低级无营养的多了,无用的毒鸡汤。这会给年轻人带来错误的指导,错误的价值观。
像某些笑神,你知道吗?你这样笑得很造作很虚假,让人觉得很恶心。你就不能笑得真实一点?
像某些户外,你这样搭讪不觉得尴尬吗?会不会打扰到别人?
像某些主播,不表演才艺,就在哪里大喊大叫,耳朵都让你吵聋了,你知道不知道呢?
像某些假徒步的,徒步一段路就用车拉,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像某些假装挖到鱼的,自己提前把鱼放在那里假装一下子就挖到的,这样很好玩?
“某音”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势利。真心拍视频的人得不到流量,商人拍的视频就能得到流量。表演才艺的主播得不到流量,大喊大叫像个小丑的人就能得到流量。真心介绍产品的得不到流量,带货的就能得到流量。真心教学的得不到流量,卖课程的就能得到流量。真诚的作品得不到推荐,好的作品上不了热门,花钱推广的作品就能上热门。商人要赚钱那也无可厚非。拍视频的人要变现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拍视频也要付出劳动。可惜吃相不能太难看。
现在的“某音”越来越让人觉得陌生,实在让人想不明白这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APP。
真的还是原来那样纯粹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吗?定位变了吗?
我并不是想说“某音”坏话,而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些担忧,再这下去,“某音”或许会变成一个纯商业工具,一切都是为了商人服务。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抛弃群众,群众也必定会抛弃你。希望“某音”的高层能有所醒悟,不要做一个装睡的人。难道真的听不到群众的声音吗?
真希望可以回到最初那样,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打开“某音”看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