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班早,又赶上幼儿园没课,我就会去幼儿园接肉卷放学。
冬天总是急匆匆回家。天冷,黑得也早,和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门口早早告了别,充其量也就是在路边磨蹭一小会儿,到家终归不会太晚。
夏天则不然。
天气爽朗,小孩子也不怕热,出了园门口便乌泱泱你追我赶地蹿到旁边的小广场去了。
熟稔的家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不时回头看一眼疯跑的孩子,便自顾自地笑开了。
我通常会带书。
离她们远远的,坐在阴凉里,一直等到喧闹声渐渐散尽,再慢吞吞地带肉卷回家。
我不喜欢聊天。我喜欢一个人的惬意。
直到这种惬意被肉卷的一次小挫败打破。
那天傍晚,在小区花园里,一群小女孩追跑嬉笑。肉卷孤单地站在一旁,用期待而羡慕的眼神追逐着她们的身影。
她想加入,却又不敢。尽管我再三鼓励,她依然游移不定。
有一次,甚至都跑到她们中间了,可还没来得及等其他女孩儿招呼,便又讪讪地跑开了。
我几次想上前安慰,几次都止住了。
我突然发现,作为一个不善交际的妈妈,我的鼓励和建议对肉卷来说是多么苍白无力。
甚至当肉卷踌躇着跑向我的时候,我也因为无法给她提供一个模仿和参考的范本,而变得更加无所适从。
无独有偶。
那天肉卷放学后有舞蹈课,我到得早了些,正好碰到肉卷同学果果的妈妈。
世界上有些事儿就是这么奇怪。果果在肉卷班里是出了名的不爱说话,可她妈妈却偏偏是个交际花。
虽然我们只在家长会、春游这样的场合见过几次面,她却像遇到老朋友似的,远远地就招手示意我过去。
我躲不过,只好一面盘算着开场白一面堆笑迎过去。
两个人的对话最简单。但随着家长越来越多,我也越发尴尬起来。
不得不承认,直到现在,我都不太知道该怎样进入到别人正在进行的谈话中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接话,也不知道该和她们聊些什么。
尽管我的思绪在拼命挣扎,但跑不掉的身体只得安静地杵在原地,一遍又一遍地咀嚼尴尬。
我像个无知的婴儿,听妈妈们叽叽喳喳地聊前段时间试听的学前班,最近小区附近新开的跆拳道,装了一半的新房和新换的健身教练等等等等……
然后我便惊恐地发现,对于幼儿园内外翻天覆地的新动向,我竟然一无所知。
为了做一个好妈妈,我花了大量时间读育儿书,向老人游说布道先进的育儿观,一丝不苟地在肉卷身上反复实践,不断修正并重塑自己的行为……
我一直以为在儿童教育的跑道上,我跑得足够快足够远,却没想到“自命清高”的顽固个性,早就把我重新拖回了原地。
为了逃避改变,我们向来是不惜代价的。
法国散文诗绘本《小水手》,恰好就讲了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有一个迷恋大海的小水手,整日坐在岸边感受海洋的魅力。
有时他也会疑惑大海的另一头是什么样子,但更多时候,他选择了安逸的现状。
终于有一天,一闪念的冲动使他鼓足勇气扬帆出海,也因此享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乐趣。
他开始后悔,后悔没能早些踏上旅程,错过了无数美好的风景。
但随着夜幕降临,狂风和巨浪向迷失航向的小水手不断袭来,昔日的愉悦幻化成脆弱的泡沫,和小水手一起淹没在茫茫海浪之中。
他恐惧,他疲惫,他希望这一切都不曾发生。
好在他无处可逃。
所以在醒来时,他才有机会看到汹涌过后的静谧,感受大海的另一种性情。
可是生活中,孤注一掷的选择毕竟太少。总有更舒适的退路等在身后,诱使我们犹豫不前。
为了避免“妈妈帮”社交,我可以掐准最后一分钟到达幼儿园,可以提前躲进附近的小超市,也可以在寒暄几句之后假借上卫生间慌忙离开……
我可以想出一万种理由死守心理舒适区,却从没想过重置自己的人生假设。
在这一点上,肉卷绝对是个伟大的榜样。
为了融入其他小朋友的圈子,她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也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她们跑,她也跑。她们笑,她也回头冲我腼腆地笑。
她像个影子似的追随着她们,终于像水滴慢慢融入了小溪。
这大概就是青春的魅力吧,无怨无悔,义无反顾。
也只有这样,年少轻狂的孩子才终有机会登上人生的峭壁,欣赏绝世孤傲的悬崖之花。
在绘本中,小水手也同样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在历经风浪之后,他不仅在迷航中找到了灯塔,也过上了另一种崭新的生活。
然而,这种鸡汤式的结尾在现实中却并不被看好,毕竟这已经不是一个仅凭情怀就能铸就一切的时代了。
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使我们宁愿守着不那么称心的“确定性”,也不去换取更加广阔美好的“可能性”。
我们忙着焦虑忙着迷茫,却忘了人生本来就是一条无法拉直的曲线。正是生命中那些跌宕起伏,使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感动。
而每一次波谷,都是为了积攒更大的动能,向下一个波峰挺进。
只可惜,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等到更美好的结局,就匆匆放弃了。
更可怕的是,在放弃了另一种可能性的同时,这些人也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曾说: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
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不断碰壁不断越界,正是为了不断修正并扩充自己的心灵地图。如此我们才能认清最真实的自己,并体验更广博的爱与自由。
在《小水手》的前后环衬中,比利时图画作者Estelle Meens也在画面中隐喻了“成长”的深意。
小水手在后环衬中的重新出现,意味着他已经收获了成长的馈赠。他不再是海浪的旁观者,而是勇敢地完成了水手的使命,并从内心深处接纳了大海的一切。
或许他会选择再次出海,也或许他依然眷恋海滩。那么,之前的冒险还有必要吗?
当然有。
只有尝试过后做出的选择,才是真实而忠于内心的选择。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隐喻显然过于复杂了。或许他们很久以后才能读懂这部绘本,或许他们干脆忘记了故事情节。
但我始终相信,他们能从《小水手》中收获一种宝贵的启迪。这种启迪能让他们在面对挫败和沮丧时,心中多燃起一盏明灯。
而正是这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在幽暗的道路上,不畏风雨,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