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写日记,突然不知道要写什么。
嗯......就写写最近的生活吧。对了,就写关于成年人的社交。
小学同学LY要结婚了,她在微信上请我,开口第一句话是“在吗?”
不怪她这样的打招呼方式,确实是我俩互加微信两三年了,她平时不怎么发微信,发了我呢也就是给她点赞而已,从来没有聊过天。每年放假回家也就是和玩的好的红胜f4在一起聚餐唱歌,没有和她联系过。
关系生疏是难免的,小学时候就不是亲密的朋友,何况上了中学之后再就没有同学过呢。
因为她最近发朋友圈很频繁,全部都是关于结婚照的,所以她这么问我就猜到是什么事情了。所以,我回复的是“恭喜啊!”她又说,“谢谢,你现在在东胜吗?工作了吗?”
哎,内心很沮丧“原来她不知道我在北京读书啊”但还是回复“还在念书呢,这书是念不完了。”她又说到“我结婚想请你了”。我说“这是好事啊,具体什么时间啊。”她说是“12月8号。”我看了下日期,十二月八号是周五。所以我回复她“那天是周五啊,可能我去不了啊。”
这样回复之后我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合乎成年人的礼仪。所以我立刻给老妈打了电话,询问她,结果就是老妈说了我——她请你是她的事情,你不能直接回复是周五,去不了呀。能不能去到时候再说,但是你不能直接就这么说。我大概明白老妈的意思了:请是人家的权利,到时候去不去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在别人说请你的时候是不能拒绝的,最好的方式是回答行了哇。然后也不用多说什么,到时候不去也行。其实我想想,李源请我只是通过微信文字的方式,并不是语言的交流,似乎直接说可能去不了也没有那么尴尬。不过,我还是听了老妈的话,迅速挂掉电话撤回那条信息,可惜无法撤回了,我只能再补一条,“不过,我还是会参加的”
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可能不会像妈妈说的那样说了好的也不一定去(直接等于不搭礼钱),因为我觉得那样有点违背承诺了,于是乎我还是觉得既然说了好的呀,到时候人去不了礼也得到。
我现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
这个事情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初中的时候同样另外一位村里的小学男生结婚请我,我当时的反应是“我不想去啊,太羞了”我并不知道这在那个男生心里留下了什么,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一个同村的女生和我说那个男生之后还和她说我嫌羞了不去他也就没有请任何一个小学同学了。我听了之后觉得当时我太不应该了,没有清楚自己的角色——在对待一个请你去参加他的婚礼的同学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一个初中生的身份了,而是要有成年人的思想,想想一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所以对于这次LY同学的邀请我很谨慎,可总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弄的很被动。去不去钱不钱似乎不是我的关心重点,重点在于我处理的方式是否是让对方以及自己很舒服的。很显然,这个事情对方是舒服的,而我自己则一直在烦恼。我觉得老妈的方式是过去的传统,给人面子不直接拒绝适合于面对面以及打电话的场景,而且是在亲戚朋友亲密同学的关系之下,而我所面临的这个场景似乎是尴尬的文字聊天以及十几年没见过的、当初也不是很熟的同学......不管怎么胡思乱想,到现在的发展是我答应了,也把钱给了另外一位同学,让她帮忙捎礼。
这周五就是她的婚礼时间了,祝福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