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不留神追了一部剧,名字很有意思,叫《鸡毛飞上天》。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很少追剧的,因为电视剧太耗时间,又没有办法一次性地看完结局,这对我来说是个挺折磨人的事情,所以一般来说我更喜欢读书。
这部追其实我也不是从开头追的,而是碰巧看到中间部分,男主角开始建立商业帝国的时候,发现剧情很有意思,一发不可收拾追到了底。
这里面关于商业、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做了许多深入的刻画,五十多集的剧,难得剧情并不拖沓,相当好看。
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男主角陈江河在21世纪初,以超凡的思维描绘了一幅“海外仓”的蓝图,投入了全部精力资金去动作,却因内外交困而最终一败涂地。
而他的儿子在10多年后,再次把眼光放在海外仓上,起初也是花了很大心血仍不见起色,却因为弟弟开发的“网络超级自动售货机”(说白了就是个超级电子订单系统)而起死回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想要讲的,其实不是什么剧情的波澜起伏,而是在人类历史上时常会发生的一种现象——
许多时候一些看起来特别好的想法,最终无法实现,并不是因为这个想法是错的,而是因为想法太过超前于时代,以致于现阶段“没有条件”去支撑这样想法的实现。
历史上这样的事并不少见,比如达芬奇在十五世纪就已经设计过飞机,但在他那个年代,工程学、材料学都远远不足以达到所需的条件,再好的设计也只能纸上谈兵。
剧里的“海外仓”就是这样一种事物,二零零几年的时候,互联网才刚刚兴起,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而物流系统、订单系统也还没有问世,陈江河以极高远的视角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却没有看到现阶段客观条件的局限。
所以他失手了,不光他失手,实力更加雄厚的后来者接盘后,也一直没能让海外仓起死回生。
而直到十多年后,网络技术发达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与海外仓完美适配的订单系统,并且,国家又开始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的进程,才终于迎来了海外仓的黄金时代。
超前的思维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能否有足够的耐心,集齐把价值变为现实的条件。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产生让自己为之一振灵感,许多时候我们任灵感溜走,但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我们被一种“要出大事情”了的想法紧紧攫住,似乎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但越是这种时刻,越要冷静下来想想,这个可能性的实现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是不是这个时代所具备的?
如果是,哪怕我们自己手中不具备这些资源,也一定有办法可以去整合,但如果所需的条件超出了时代,那么,就算前景再远大,也一定要慎重选择。
我见过的最牛逼的人,在客观条件不足以支撑梦想的时候,选择了等待。
等待世界变迁、等待手中掌握更多资源、等待自己的布局一点点支撑起一个庞大的系统,去加速推进梦想的一步步实现。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有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