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余闻方术之士,或以脑髓谓之为脏,或以肠胃谓之为脏,又或以脑髓谓之为腑,或以肠胃谓之为腑。彼方术之士,论说更相不同,皆自谓己之所言为是,不知其言之果谁是也。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
夫脑也、髓也、骨也、脉、胆也、与女子之胞,此六者禀地气之所生而成,皆藏于阴,而象乎地焉,所以藏精气而不泄失,含五脏之真元者也,名为异于常腑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若夫胃与大、小肠及三焦、膀胱,此五者,禀天气之所生而成,皆化以阳,而象乎天焉,所以泄水谷而不藏蓄者,此收受五脏之浊气者也,名为传送化物之腑。
既为传化之腑,故物不能久留,而必为之输转泄去也。至魄门,为五脏传送之役使也,故水谷亦不得久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