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可能持续到2025年?欢迎进入“后疫情时代”

最近一篇哈佛大学的论文,又被转载热炒了一波。

论文的核心观点很吓人:疫苗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管用,全球疫情可能持续到2025年。

本来最近疫苗研发进展的消息不断,大家对疫情控制都蛮乐观的,普遍认为只要疫苗大规模上市,疫情就会被基本控制。

现在一惊一乍的,又被吓一跳。其实吧,这篇哈佛大学的研究论文,早在四月份就在《Science》上发表过了。花爷是六月份注意到的,还在私人号发了个朋友圈说这个事儿。

那为什么现在又要提这篇论文呢?

因为一方面,这篇四个月前论文预测的观点,正在被一点点的验证。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系列的预言,第一个中了,第二个也中了,你很难不对后面的预言再次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如果疫情真的延续到2025年之后,各行各业的运转方式势必发生巨大的转折,我们将如何和新世界共处?

花爷会通过过去半年的一些数据,简单聊聊我的看法。开聊。

1.

先说说这篇论文,很多花友还没有深入了解过。

先说下,《Science》是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学者们能在《Science》上发文章,都是很过硬的成绩。

所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Science》上发的这篇论文,严谨度很高,不是那种为了商业利益搞出来的奇葩科研实验能比(保健品行业经常这么干)。

这篇论文说啥了呢?

简单来说,就是哈佛大学的团队,用新冠病毒β家族里的两种病毒HCoV-OC43和HCoV-HKU1,再结合美国过去五年的就诊数据,建立了一个传播模型。

把这个模型和历史流感数据比对,是比较吻合的。

然后,科研团队用这个模型,模拟了新冠病毒的未来传播。

这里要再强调下,这篇论文的结论,在四月发表时,一定程度上只能算作预测。

但现在看来,其中有几个重要结论是被验证的。

第一,模拟结果显示,不管春夏秋冬,疫情可以在一年内的任何季节爆发,只不是秋冬季比春夏来的更猛一些。

现在看来,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

早期我们认为,夏季和热带地区的高温可以大幅抑制疫情,但很明显,美国夏季新增还是居高不下,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只要敢作死,疫情照样啪啪打脸。

四季都能爆发这一点,那就非常像流感了。大家生活中也能感觉到,以前不戴口罩,每个月身边都可能有人得流感,一传就是一大片。

而新冠的致死率比流感还要高很多倍。

第二,研究认为,哪怕疫苗上市,疫情还是有很大概率卷土重来。

这一点就更让人头疼了,但哈佛的实验论文也确实给了充分的理论解释。

我们先假设一种比较好的情况,就是病毒一直没有变异,我们也研发出了疫苗。但问题是,疫苗是有有效期的,论文推测,新冠疫苗的有效期很可能小于300天。

这一点,最近的新闻也侧面验证了,国家颁布的新冠疫苗标准里,最低有效期是半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使出了疫苗,可能仍然需要每年接种1次甚至2次。

根据最近的风声,新冠疫苗的接种价格可能上千元,一家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就是七口人,一年光打疫苗就要七八千块,会有一大批人无法接受每年花这么多钱打疫苗。

到时候一部人打了疫苗,另一部分人没打,而且没打的还不在少数,这拨人群里再爆发新疫情,社会管不管?

当然还得管。疫情光靠疫苗还是按不住。

这还是病毒不变异的情况下,如果病毒变异,那就更麻烦了。

新冠这种RNA病毒本来就容易变异,一旦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就要研发新的疫苗。一般疫苗的研发周期再怎么加紧,至少也得一年时间,这段时间里病毒如果再变异......那就没完没了了。

如果你最近关注新闻,你会发现病毒变异已经不是几个月前的假设,而是事实了,就看未来影响有多大了。

以上这些加在一起,看起来有点可怕,当然花爷不是想危言耸听,很显然新冠并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但同样的,人类想短期内完全消灭新冠疫情也非常困难。

在未来的每一天里,新冠病毒都有变异和小规模爆发的风险,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但我们已经见识过它的威力了,绝不会再给它大规模爆发的机会。

我们的生活,可能要持续被疫情轻微的改变着,进入“预防疫情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了。

为了预防二次爆发,我们不仅需要定期接种疫苗,社会也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疫情响应预案。

但我们的生活呢?还要保留必要的隔离措施吗?要保留到什么程度?

如果保留,肯定会让经济发展蒙上阴影,如果不保留,可能会被疫情二次重创。

这中间,有一条商业利益和社会安全的边界线,你闭上眼睛,都可以想象到未来几年多方利益体反复拉扯这条边界线的样子。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可能在放松警惕的轻蔑和疫情重燃的警觉之间反复摇摆。

直到医疗技术的突破,或者病毒在变异中逐渐变得无害。

2.

那后疫情时的世界,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呢?

其实疫情已经大半年了,各行各业都出了很多调研报告,从中能看出不少端倪。只不过大家平常阅读比较散,没那个耐心像花爷一样去一篇篇的看调研报告罢了。

这篇文章花爷就挑几个典型的行业,讲几个有意思的趋势。

餐饮:

肯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餐饮行业的营收都很难涨回到原来的高位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知道一年中春节期间的营收,占餐饮行业全年营收的多少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餐饮行业全年收入是4.67万亿,其中有15.5%来自春节。

也就是说,按2019年的数据类比今年,光一个疫情春节歇业,已经把餐饮15%的营收跌没了。这还不算餐饮店为了备战春节,一般都会准备3-5倍的备货,今年也全都白搭亏损了。

有这样的经验,你猜明年春节餐饮店还敢不敢全量备货?敢备货的怕意外亏损,不敢备货的就没办法把营收拉到最满,竹竿打狼两头怕。

就说餐饮业的龙头,海底捞。四月份疫情稍缓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海底捞一开业就要大排队,结果呢?海底捞近几个月的业绩远没有想像中那么火爆。

花爷是海底捞的忠实粉丝,能明显感觉到海底捞疫情后的变化。

第一是上海的部分海底捞门店,不用排队甚至坐不满了,第二是我常去的那家海底捞,竟然开始打折了,金海会员88折还送一盘菜,吃了这么多年顿顿打折的海底捞这是第一次。

连海底捞的业绩都受影响,其他餐饮店的影响可想而知了。

有人问了,线下业绩不行,外卖业绩肯定上涨了啊。

我们看看《德勤中国与中国烹饪协会》的调查报告,如下图,只有15%的企业认为外卖订单有所增长。

当然,这个报告还是太主观了点,那我们看全国大平台的数据。

美团在五月发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一季度美团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下跌5.4%,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减少18.2%。

我们都以为外卖能弥补线下餐饮的缺口,但其实不能。

最愁人的还不是外卖不够给力,花爷觉得,外卖最大的问题是影响了线下店的溢价空间。

你想啊,去线下餐饮店吃饭,人均吃个一两百是很正常的事。现在线下店被迫开通了外卖,怎么定价呢?还卖人均一百吗?花爷平常点外卖超过50的都很少。

“控价”是商业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儿,线下餐饮店的价格一旦被外卖拉下来,肯定会对周末的线下店业绩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看品牌餐饮开通外卖,其实都很精明,要么开发新产品,要么出小份菜,要么只上架一部分产品,总之要跟线下的消费差异化,尽量保证线上不影响线下消费。

不过,做餐饮的花友也不用太悲观,疫情发生的前半年,是餐饮最难捱的一段时间。

随着疫情被控制,餐饮业是管控比较松的行业之一,影响会越来越小。

别看疫情期间海底捞这类大品牌生意受影响了,其他餐饮店受影响只会更大,重压之下,反而让有资金、抗压能力强的品牌店活下来静静等待机会。

未来几年,除了局部地区发生疫情反复,餐饮业完全恢复疫情前的水准可能有些困难,但恢复大半不成问题,到时候就是活下来的大品牌进一步蚕食市场的时候了。

消费品:

消费品未来的大众趋势其实很明显,就是“性价比”。

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是未来几年大众消费的主流。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作为全球品牌的生产基地,疫情导致很多囤货压在国内出不去,急需消化。

以服装纺织为例,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我国服装出口下降18.7%,大量的库存生产了没法销售,资金回不了笼,只能降价卖。

花爷在一个外贸群里,看到厂家促销出口童装,一套9块9,你没看错,9块9。

另一方面,国内的生产力溢出了,工厂不开工发愁,开工了又愁没销路,最后不可避免要陷入价格战。

更重要的是,因为海外市场不紧气,一大批以前做外贸的工厂现在开始做国内市场了,光1688(阿里旗下的工厂批发平台)四月就宣布,年内要帮助50万家外贸工厂转内贸。

市场上的货多了,消费者的钱包更紧了,消费自然就更看重性价比了。

某种程度上,最近有钱人大排长队买奢侈品,其实也符合“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的原则,因为疫情过后,奢侈品纷纷涨价了,传言9月还要再涨一波。

不同消费能力的圈层,都在买着各自认为高性价比的东西。

医疗:

疫情之后,口罩、体温计、医疗原材料、医疗股票......都经历了几轮大涨。

这个趋势其实大家都猜的到,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疫苗、常态隔离必备品等相关的医疗产品和股票,还会是大热门,我就不赘述了。

花爷这里重点讲一讲互联网医疗

疫情期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丁香医生的疫情地图了,花爷在家歇着的时候每天都要刷。

但你们猜,就是这个开发工作量并不大的疫情地图,让丁香医生涨了多少粉丝?

朋友告诉我,疫情地图帮丁香医生涨了上千万粉丝。

这个疫情地图,上线100天浏览量就高达38亿,90%的人“每天”都会查看疫情信息。

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创业潮是从2014年开始的,短短三四年时间,快速的把线上问诊、医药研究、处方流转、线下门诊等各个领域做了个遍。

但17、18年之后,互联网医疗的热度下降了,除了头部的几家公司的在盈利,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公司还停留在讲故事的阶段。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大众不接受、也没有必要尝试去接受互联网医疗,老百姓最多网上挂个号,该去医院还是去医院,根本懒得跟你网上折腾。

但疫情让一切都变了。

老百姓开始考虑,能不去医院是不是就不要去医院了?中产们开始考虑,能去私人门诊,是不是就不要去公立医院跟人脸贴脸挤电梯了?

不仅老百姓的心态变了,整个医疗体系的观念也变了。

在过去,传统医疗体系是没有太大动力接入互联网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城市。互联网医疗一直浮于一二线城市,再牛的互联网公司,线下门诊也很难开到二线城市以下去。

但现在不一样了,疫情期间,医疗互联网化成了必要任务,是医院改革升级的任务之一......

可以说过去五年里,再没有比一场疫情更让互联网医疗深入人心的黑天鹅事件了。

花爷知道的几家互联网医疗公司,估值已经上新高了。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会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大众头顶。不仅是互联网医疗的巨头获得发展的契机,包括健康自媒体、线下养生、健康类产品等等,都会获得不错的机会。

关于大健康行业,我还是保持《借鉴美日:经济下行时,什么行业还在赚钱?》一文中的观点不变。

旅游:

医疗行业有多爽,旅游行业就有多惨。

首先出国游基本全灭,世界旅游组织五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20年跨境旅游规模可能缩减60%到80%,这还是一些国家不限制出国跨境的结果。

出国玩不了,国内游能弥补缺口吗?

答案还是不能。根据国家文旅部的数据统计,今年五一旅游营收只有去年的约40%。

这就跟外卖弥补不了线下餐饮的缺口一样,旅游和下馆子对很多家庭来说,还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娱乐消费,既然出不了门,收入也不稳定,娱乐预算肯定就被砍掉了。

但全国旅游一片惨淡之中,也不是没有亮点,高品质国内游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道理其实很好理解。

你想,国内游不景气,到底不景气在哪里?在于大盘受到了影响,国内游的基数大盘,主要还是每年黄金周旅游1-2次的普通家庭,这些人不出门,大盘肯定会受影响。

但别忘了,有经济基础的中产家庭,旅游可是每年的固定娱乐节目,甚至每年出国一趟的家庭也大有人在。

对这些家庭来说,既然出不了国,那就把出国的预算拿到国内玩。他们是为高品质旅游买单的主力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亚,疫情初期,三亚几乎所有酒店都在促销回血,但现在呢?

旅游业的朋友告诉我,三亚从暑假开始已经基本恢复了疫情前的水平,下半年业绩无忧,三亚免税店每天排队到爆满。

总之,因为低消费能力的人群,在疫情下更倾向于选择不旅游,所以整个旅游行业的重心开始往高品质旅游倾斜。

国家文旅部的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爆款”普遍集中在高端旅游产品上,5钻高端产品占自由行订单总量的70%以上。

我们自己去逛旅游促销,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大牌酒店的促销经常售罄,反倒是做民宿的花友,一直在跟我抱怨生意不景气。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嘴旅游业的附属行业:旅游购物。

大家知道,出国旅游因为免税店的东西会退税,所以比国内买要便宜一大截。每年中国人都要在外国免税店、出境机场免税店大把大把的买东西,实在出不了国的,也要找人代购。

结果今年疫情,哐当,甭管你是出国还是代购,通通都熄火了。

但国内这么大的免税品购买需求还在,怎么办呢?全被国内免税店给包圆了。

三亚的免税店率先发力,提高了免税额度限制,再加上几个品牌爆款的打折活动,吸引了大批女性到三亚度假顺便购物。听过海南还在准备把免税店做上天猫......

另一边,上海的日上免税店新增了直邮业务,线上买,寄到家,价格跟免税店一样便宜,引爆了一大批用户购买。

还有更劲爆的,朋友告诉花爷,另一家免税店最近也有动作,可以全年无限次线上免税购买,哪怕买一件也能直邮到家,预计不久就能上线......

免税购物是个大香饽饽,未来竞争会很激烈。

当然,竞争越激烈,消费者越开心。

教育:

教育行业和医疗行业有着相似的机会。

国内最大的教育基石,是遍布全国的公立学校。对传统的公立学校来说,以前是没有动力接入互联网的。我只要生源给力、学生成绩够牛,干嘛要捣鼓线上教学,线上效果还没线下教室好呢。

但疫情,让线上教学从鸡肋,变成了必需。

这是大牌线上教育机构的大机会。

你想啊,公立学校要开网课、教学信息化,他们有那个能力自己开发吗?没有,只能找现成的线上教育机构合作,而且要找,肯定是找大牌。

对大牌线上教育机构来说,这就是个天赐的机会。这些线上教育机构,打广告获客的成本高达几千上万元,现在通过官方合作,把广告直接打进中小学了,还有比这更爽的事儿吗?

当老师的花友告诉我,好几个城市的网课系统搭建,都被某知名线上教育拿下,具体哪家我就不说了。

除了孩子的教育,未来面向成人的教育一定会越多越丰富。毕竟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人们往往更愿意把钱花在学习积累上。

只不过,当下的知识付费领域虽然多,但还不够多,还有很多细分领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成年人对线上学习的要求,也会慢慢从“能听课”转向“能实操”。

花爷未来主攻的方向也在这一块,之前在《副业,一个“羞耻”的话题》已经说过了,详细内容点蓝字回顾吧。

房产:

房产一直是个敏感话题,花爷聊的不多,这次也只简单说几句,大家可以品一品,每个人品出的味道可能不一样。上海今年已经把过去几年阴跌的房价涨回来了。

  • 货币大放水,大众的投资情绪高涨,钱自然会往房市去。
  • 但深圳一涨就被按住了,各地“房住不炒”执行的很严,钱也很难大量往房市去。
  • 整个基调也就定下来了,没有大涨,部分普涨。
  • 在限购、人口限制等情况下,和二三线城市房价一比,一线城市房价真的不算高。
  • 换个角度想,和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城市房价也不算低。
  • 所以,有些城市,该上车还是得上车,今年可能是未来几年里最适合上车的时候。

3.

其实聊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发现了一个规律。

任何一个行业,无论再怎么惨淡,业务过硬的公司还是能活下来,甚至总有人抓住机会,活得挺好。

这让我想起两件有意思的小事。

第一件是18年底,国内严查娱乐和游戏行业,腾讯股票高点的450块跌到了250块。

我在文章《借鉴美日:经济下行时,什么行业还在赚钱?》里说:

电影和游戏行业,看上去被郭嘉整顿。
实际上只要从业者“搞得样样都有规有矩”,自然会“到时候外面丰衣足食,我们也多赚点”。
雷探长们的胃口,远远不是5个亿。

而以腾讯为代表的行业巨头,最近一年虽然被自媒体批评没有创新能力,眼看着都快被黑成迅雷了。
但别忘了,腾讯们缺的不是技术,是规矩。
专家毕竟是专家,等到腾讯们反应过来,仍然不会有人打破他们的资源壁垒。

腾讯的股票还会涨回去,电影公司也不会被殃及。
最惨的,可能真的只有范冰冰。

后来我们都知道,腾讯股票不到半年涨回了400。

第二件是今年三月,腾讯股票又受疫情影响,稍有下跌。

外贸圈的名人老华,在B站发了个视频,7000万实盘买入腾讯。

近300万播放量,当时被网友喷出翔,我都纳闷老华这么出名的创业者,为啥要去B站找不自在。

现在呢,腾讯涨了40%了。

当然,花爷说这些,不是让大家去买腾讯股票,现在腾讯价位已经很高了。

我想说的意思是,无论是疫情还是其他任何困难,本质上是一个筛选器,让强者留下、弱者出局的筛选器。

强大的国家会更强大。

强大的企业会更强大。

强大的个人会更强大。

对人类社会来说,新冠疫情就像是苍蝇一样不停的骚扰,它并不会对社会形成致命打击,但它嗡嗡嗡一刻也不停。

弱者被它搅的心烦意乱,强者则专心致志、深挖护城河,一下把差距拉开了。当我们思考后疫情时代应该如何和新世界共舞时,我们其实应该先确保一件事。

确保自己一直能站在舞台上。

————全文完,花爷多写文章,你们多点转发在看


花爷的自选经典文章,60%的新花友熬夜也要看完。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建议跟进阅读:

《借鉴美日:经济下行时,什么行业还在赚钱?》

《理财课只卖9块钱,长投学堂凭什么年入5000万?》

《月薪6千、1.5万、3万,应该如何理财投资?》

《如何每天用5分钟,找到100个小商机?


扫码关注花爷后,领取免费电子书,内含6个掘金小案例和30多个花爷人生问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