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叫必有应”的担当 筑牢防汛安全堤

        当前,全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江河水位陡涨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作为防汛救灾的中坚力量,必须恪守“叫必有应”的铁律,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赤诚之心,以最快速度、最实举措筑牢安全堤坝,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让鲜红的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坚实可靠的“主心骨”。

        闻令即动,精准预警抢“先机”,筑牢抗汛防线。汛情监测预警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闻令即动,以高度的警觉与迅捷的行动抢占先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防汛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灾害来临时,是被动等命令、等安排,还是主动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最能检验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的成效。对此,党员干部在汛情来临时,要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时刻将群众安危冷暖牢记心头、扛在肩上,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迎难而进,用攻坚克难的锐气破浪前行,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做好人员转移、物资保障、心理疏导、消杀防疫等工作,特别要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带领群众科学应对险情,用实干实效筑起守护群众的安全堤坝。要等灾情稳定后,及时入户排查受灾情况,建立台账,协调抢修水电交通等设施,用心安抚群众情绪,协助理赔救助,引导生产自救,着力解决受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带领群众加快重建家园。

        向险而行,安民稳心传“强音”,凝聚必胜信念。越是危急关头,越需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党员干部必须向险而行,当好党的声音传递者、群众情绪稳定器。建立高效“信息直通车”,联动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末梢。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与传统方式,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短信、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滚动发布权威、清晰的汛情动态、避险路径及安置点信息,确保覆盖“最后一米”。要坚持科学、专业、安全救援,尊重规律,结合水情环境制定方案,善用冲锋舟、工程机械、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高效开展人员搜救转移、溃口封堵、道路抢通等任务,避免蛮干,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救援还要体现人文关怀。对被围困受惊吓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幼,在保障安全同时,关注其身体、心理状态及生活需求,及时提供食物、饮水、御寒衣被、药品,进行心理安抚,传递温暖。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战“洪灾”,彰显先锋本色。防汛一线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更是锤炼党性、彰显本色的战场。险情就是命令,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到惊涛拍岸的最险处去,到群众被困的最需处去。防汛救灾责任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核心使命和应尽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面对防汛救灾的“大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有序做好统筹调度,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防汛物资储备充足、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尤其要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党员,哪里堤坝出现管涌、哪里山体面临滑坡、哪里群众被洪水围困,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就插到哪里。他们肩扛手递,用血肉之躯垒筑起坚固防线,将鲜红的党旗牢牢插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阵地。要让群众在最危急的时刻看得见组织、找得到党员,真切感受到“有党员在,安全就在”的踏实与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