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http://www.chinadmd.com/file/aooeaiuorpioaoicpst6vaci_2.html
一,为什么要修改文章呢?
旧版《辞海》上说:" 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
作者阐述: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 文章" 的。你看,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增白蜜反复" 揣摩" (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 润色" ,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 眉题" 。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 单括号" (单眼皮)改为" 双括号" (双眼皮)不可!
说的太形象了!文章好比女人的脸,即便是天生丽质,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毫不修饰的出门。就算是喜欢素面朝天的示人,也得洗洗脸,梳梳头吧。我也是爱美之女,我对于自己的脸面是高度负责的,那我又怎么能够不严肃认真的对待我的文章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文章" ,要使自己的" 文章" 出类拔萃,成为" 真由美(" 真优美),怎么可以不在" 修" 上下一番功夫呢?
何其芳同志说:"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看来,这是一条至理名言哪。
二、何其芳其人
何其芳(1912.2.5-1977.7.24)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京、沪的《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何其芳的诗收入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因而获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金。
193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执教。在现实影响下创作的还有《还乡杂记》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和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了《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诗文。
1938年与沙丁、卞之琳一起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这期间有诗集《夜歌》,散文集《星火集》。1944年后两次被派往重庆,进行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写下不少散文、杂文和评论文章。
1948年调中央马列学院。从1953年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致力于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组织工作,论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三、何其芳关于修改文章的论述
1.文章的修改只是在文章成文之后吗?
何其芳 明确:“普通所说的修改,是说修改字啊、词啊、句啊在文章写成之后;其实在文章未写成以前,对于立意布局的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的再三斟酌,都带有修改的性质。“
2. 修改的标准是什么?
一、是内容正确。
“内容明确,我们才有谨慎的态度去修改。自己多动脑子,加上向别人请教,对每一个论点每一个看法都不随便放过,也就可以去掉和减少许多内容上的错误。内容正确,就具备了说服读者的基本条件。”
二、是读者容易接受。
“如果我们采取替读者着想的态度去修改,总是想着我们所写的一般读者能不能完全了解,会不会相信赞成,是不是感到枯燥沉闷,也就可以去掉或减少许多表现形式上的缺点。”
三、 何其芳所列举的写文章的11个缺点,意在指出“我们修改花心思花功夫不够,尊重读者体贴读者不够”。“好文章不仅读者容易懂得,相信,并且还能够吸引读者,使读者能够得到一种提高,一种愉悦。”
三、研读课文
1. 从修改时间上看,文章的修改是不是在文章写成之后再进行? 明确:“普通所说的修改,是字啊文章写成之后;其实在文章未写成以前,对于立意布局的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的再三斟酌,都带有修改的性质。“
2. 修改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一是内容正确。“我们才有谨慎的态度去修改,自己多动脑子,加上向别人请教,对每一个论点每一个看法都不随便放过,也就可以去掉和减少许多内容上的错误。内容正确,就具备了说服读者的基本条件。”二是读者容易接受。“如果我们采取替读者着想的态度去修改,总是想着我们所写的一般读者能不能完全了解,会不会相信赞成,是不是感到枯燥沉闷,也就可以去掉或减少许多表现形式上的缺点。”
3. 何其芳指出
“我们修改花心思花功夫不够,尊重读者体贴读者不够”。“好文章不仅读者容易懂得,相信,并且还能够吸引读者,使读者能够得到一种提高,一种愉悦。”
从第三点来看,无论是写文还是修改文章,都是需要用心、积累还有真诚的写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