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巴黎的十三区(13e arrondissement),不少法国人会直接和Chinatown挂钩,认为此区宜买菜(faire des courses),更宜下馆子(faire un resto),说罢不忘舔舔嘴唇;而对于广大中国留学生而言,这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地方:一方面不免定期去中超囤货安慰自己的中国胃,一方面又要在时刻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和“遍地中国人”这样的cliché作斗争。
大家一定深有体会,部分法国人并不区分来自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部分省份的亚裔移民,将其统称“中国人”(les chinois),和“亚洲人”(les asiatiques)同义;而且如果不开口说话,走在路上也很难区分迎面走来的亚裔面孔是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的法籍移民后代,还是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上班族/游客。
跟法国同学聊起十三区的餐馆时,会因为“中餐”(包括东南亚各国风味,亚欧融合菜)俘获了全世界的胃而自豪;但要说十三区因为是华人社区而环境污染治安差,这个锅我们可不想背。【图片】你眼中的十三区是怎样的呢,是遍布家乡美食的宝藏之地?还是小偷出没的疯狂街区?
历史沿革
听说十三区的建筑特色是楼房“又高又丑”?其实,在1860年巴黎扩张(l'extension de Paris)背景下建立的十三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曾是传统的工业区和工人阶层平民的聚居区,房屋多矮小老旧。
二十年代初,求学欧洲的周恩来就是在这样环境下租住在意大利广场附近的一间酒店房间内。二战前,贞德平民区(la cité Jeanne d'Arc)经历了数次重建,而战后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广场以南的街区成为了l'opération Italie 13计划下的深度改造对象,建立起了超过三十座百米以上的高楼。
八九十年代兴建的则多为多彩的塔楼式建筑(une sorte de mât ou de campanile multicolore),其中包括致力于推广影视文化的大屏幕计划(Grand Écran Italie)。在建筑通常五六层的小巴黎地区,十三区的“高楼大厦”也算是一览众小了。【图片】Italie 13计划中的Masséna街区
“中国城”名声又是如何得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批越南难民抵达十三区,多聚居在Georges Carpentier体育馆对面的高楼。奥林匹亚(Les Olympiades)街区也成为居民区,住着相当数量的从事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
经历了几次先后来自东南亚(尤其是柬埔寨和老挝)和中国的移民潮,十三区南部被改造成了真正的亚洲街区(quartier asiatique),但相比世界上其他“中国城”而言并未形成“城中城”,而是完全对外界开放,亚洲移民和法国本土居民和谐相处。【图片】很多学习中文的法国同学,都是因为在十三区长大,从小耳濡目染,从而对中国文化萌生了兴趣。
居民测评
据全法居住条件评分网站“ville-ideale”显示,巴黎十三区总体评分是6.71/10, 其中得分最高的项目是交通(Transports),8.35的高分在全巴黎乃至全法都数一流。
仅居其后的便是由华人社区带动的高达7.86分的商业(Commerces)和7.85分的医疗保健(Santé),以及以7.41分远超平均水平的运动及休闲活动(Sports et loisirs),全方位保障生活质量。
而严重拖后腿的则是仅有5.39分的治安(Sécurité)和5.50分的环境(Environnement),处于巴黎乃至全法的中等水平。【图片】让我们听听十三区居民具体有哪些“神评论”:
商业繁荣,应有尽有,还有一些价格亲民的市场(Des marchés aux prix accessibles)/餐馆众多(然而最好爱吃亚洲菜)
PS:价格实惠吃饭不愁,华人商户显然功不可没。
空气不好,因为临近环城公路车流量大,尾气污染;噪音大,晚上有人在街上放音乐,一些醉汉吵吵嚷嚷,还有部分工地夜晚施工,即使在25层楼都能听见。
PS:老生常谈的环境问题,看着成片的工地和拥堵的车流,感觉空气和噪音污染短期内仍将持续。
真正的社会融合。所有人都以相等的比例被代表(représenté en proportion équivalente)。
PS:这里赞美的应该是十三区政府选举时,来自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社群都按人数推举一定数量的代表。【图片】部分高楼太丑了。
PS:高楼大厦确实在看惯了奥斯曼式街区的法国人看来很扎眼,但政府已经有计划地在“美化”这些高耸的建筑物,不少建筑都有一面墙被极具现代感的涂鸦墙绘覆盖,让整个街区俨然露天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菌菌就经常在六号线上被惊艳到。
游客少,Airbnb少。
PS:这位居民估计是被市中心圣路易岛周边“Airbnb化”的趋势吓怕了。远离游客的喧嚣,十三区居民自享丰富资源。
价格还是高,尤其是如果想置业(si on veut être propriétaire)。
PS:巴黎买房难还是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十三区聚居的亚裔把买房置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了以后,楼市紧俏也在所难免。
教育资源丰富,图书馆多,适合大学生。
PS:作为法国国家图书馆(BNF)目前最大的分馆所在地,十三区的文化资源不言而喻。周边还有七大、东方语言学院等高校研究机构。【图片】法国国家图书馆Tolbiac分馆
我难以忍受每晚(将近十点)在半小时内路过四趟的扫路机/清洁工(éboueurs),全巴黎罕见。
PS:估计是清扫噪音较大,而这位网友又有着“异于常人”的养生作息。这样的清扫效率,不知道是道路实在太脏,还是十三区环卫部门太拼……
坐拥全巴黎最好的医院之一(Hôpital de la Pitié Salpêtrière)。
PS:这一点法语君就不多说什么啦,有去过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特色街区
我们或许都是巴黎的过客,但十三区往往会在自己的私人地图上留下一抹色彩。无论是学生时代下课后从五区赶到十三区买菜,还是毕业后选择在华人区租房的上班族,抑或是怀抱向往来巴黎观光的游客,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私藏列表。在此菌菌也提供一份特色街区列表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补充!
01 意大利广场(la place d'Italie)
这里既有法国人所谓高级波波族(bobo chic)聚集的大型购物中心Italie 2,也有大型连锁中超陈氏(Tang Frères)以及家乐福、Leader Price等平价法国超市,周边更有亚洲各地风味的大小餐馆……【图片】传统与现代结合,大商场旁边的街巷里,遍布琳琅满目的小店。
这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广场也是十三区区政府所在地。每到逢年过节,区政府内会举办各类表演免费对公众开放,主题也多与亚洲文化相关,每年春节,广场附近街区也会有主题游行。
02 舒瓦西大街(Avenue de Choisy)
没有大型商场,更接近居民区,同样是餐饮购物应有尽有。这里聚集着粤菜、上海菜、越南米粉Pho等多家餐厅,老板一般都是相应地区的移民,保证了菜品味道绝对正宗。
今年10月中旬起,这条大街开始兴建一座名为“博爱门”(L'Arche de la Fraternité)的中式牌坊,其造型为红色的中文繁体字“门”。设计师为住在13区的国际知名的法国艺术家/摄影师乔治•鲁斯(Georges Rousse),这件艺术作品将成为亚裔区象征性的新地标。【图片】设计图
除此之外,还有奥斯特利茨站(la Gare d'Austerlitz)及国家图书馆(BNF site François-Mitterrand ):
国图的光环无需张扬,这里可以看做是十三区文教中心,电影院、剧院、书店一应俱全。同时这里临近塞纳河岸,天气晴好时常见法国年轻人呼朋唤友在塞纳河畔散步或野餐。国图的木质阶梯是绝佳的观景台,还可以被当做健身房……当然这些都是在图书馆认真学习之余的休闲活动。
奥斯特利茨站周边还有潮流设计城(La Cité de la Mode et du Design),常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以当代艺术为主,吸引着大批文艺青年。【图片】潮流设计城
总体而言,作为传统平民区(quartiers populaires)的十三区成为“中国城”是近二十年的事,在大多数巴黎人眼里她是日常生活的寻常街巷,也是了解亚洲文化的一扇窗口。和巴黎其他街区一样,治安及环境问题并不会阻碍人们买菜逛街,喝咖啡晒太阳,享受生活。
就连不久前被黄背心一周年游行“占领”的意大利广场,在游行次日咖啡馆照旧开放,“见多识广”的老巴黎照旧喧嚣中翻开一份日报——在这里,大家可能拥有着任何一种肤色,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但他们都可以尽情享受此刻的休闲时光,相信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