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节目看了几年前的一条纪录片,阐述的是上海书店的现状。大约在几年前上海的实体书店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福州路一条街很多书店都在大甩卖。所谓的大甩卖不仅仅是书籍的折扣力度相当大,比如对折,而有些书则是论“斤”来卖。主持人走访了某一家书店,随便拿了一本书询问价钱,老板帮她称了下重量告诉她价钱。看到这一幕我真的觉得非常无语,一本书的价值怎能以“斤”来衡量?真是闻所未闻!但节目就是为了向观众展示,这就是上海目前书店的生存状况。好悲哀!
随着E时代的来临,我们也渐渐习惯用电子书来阅读了,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也便宜。今年年初我便入了一台kindle,每天地铁上下班时,在地铁不太拥挤的情况下或是手上东西不多的时候我会拿着kindle看书,这样算来一年也陆陆续续地看了很多书,这种碎片时间的利用也是挺有意思的。关键是自从有了娃后,家里再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来堆我的东西啦,省了很多空间放宝宝的书,而买来的kindle也起到了很好的节约空间的作用。但实体书店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呢?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喜欢那股书香气的,我很喜欢书店那种氛围,很多书你可以大致地浏览下、翻阅下,然后再决定买哪本。我很享受这种翻书、选书的过程。同时,节目中也说到实体书店是一家三口共同出游的好去处,可以培养孩子对书籍的热爱。而现在虽然越来越的人甚至是老年人也看起了电子书,但我觉得实体书店的这种选书体验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本书、一杯茶,一个人欢乐地读着自己喜爱的书,而一旁则睡着一只慵懒的小猫咪,这样的意境很美、很惬意!令人放松、让人享受!正是因为这种需求,现在也不断地涌现出那种体验式书店,它既像图书馆、像咖啡馆、又像是书店,不同的是它的设计和装修可能更多地偏向咖啡店,它的整体风格会比较温馨,有一种家的感觉!改天好好搜罗下上海类似的体验书店,点杯茶、拿本书、慵懒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放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