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①之序
徐爱②
【原文(1)】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注释]
①《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里曾子的“三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有没有时常温习、练习呢?
②徐爱(1488~1518):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王阳明的妹夫,也是王阳明的第一位和最得意的门生,有“王门颜回”之称,曾任南京工部郎中。31岁时英年早逝,王阳明曾叹息:“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本书文中的“爱”即徐爱的自称。
[译文]
有门人私下记录先生的言论。先生知道后,就说:“圣贤教人,都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像中医用药,是辩证施治,一人一方,酌情考虑病人体质的虚实,病理的阴阳内外,来时时加减药方和药量。要旨在于去病,并没有确定的说法。如果你拘泥于一个方子,把它守为成训,传扬下去,他日误己误人,这罪过你们担当得起吗?”
[解读]
王阳明这一段话,正是东西方思想的区别,西方哲学,有命名必有定义,有定义必有标准,追求这定义放之四海而皆准,跟谁说都一样。东方呢,孔子讲了一辈子“仁”,他都没给“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每次说都不一样,每个人问他,他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每次说都不一样呢,因为每次谈话的语境不同。为什么每个人问回答都不一样呢,因为问的人各自毛病不同,在“仁”上缺的东西不同,缺什么,就给他补什么。
东西方思想、思维方式的区别,正如中西医的区别,西医每一样病必有命名,有命名,就有对应这样病的药。中医则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不说你是感冒了,还是肺炎,他是完全不同的一套思维方式,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也就不能记录下来“感冒用什么药”,因为此人的感冒和彼人的感冒不一样。
西方思维努力给一切概念定义标准,但是,看今日之世界,何为正义,何为正确,却仍不能有一致定义。正如荣格所说:“道德准则假装清晰地知道何为正确,但是在伦理上,我们时常需要做出自己的决定。”
王阳明的意思,只要记下来,都是错,因为他说的不是标准。和禅宗一样,不立文字,是心学的宗旨,要点在于知行合一,你只有自己去做,自己去体会,不可拘泥于文字,把那个当原则。
不过,先生可以说不立文字,对于学生们来说,不记笔记,怎么能传而习之呢?陆九渊不立文字不写书,他去世后,大家还是如获至宝地把他的所有书信收集起来,刻版印刷《陆九渊全集》,所以徐爱接着说:
【原文(2)】
爱既备录先生之教,同门之友有以是相规者。爱因谓之曰:“如子之言,即又拘执一方,复失先生之意矣。孔子谓子贡,尝曰‘予欲无言’,他日则曰‘吾与回言终日’,又何言之不一邪?盖子贡专求圣人于言语之间,故孔子以无言警之,使之实体诸心,以求自得;颜子于孔子之言,默识心通无不在己,故与之言终日,若决江河而之海也。故孔子于子贡之无言不为少,于颜子之终日言不为多,各当其可而已。今备录先生之语,固非先生之所欲,使吾侪①常在先生之门,亦何事于此,惟或有时而去侧,同门之友又皆离群索居。当是之时,仪刑②既远而规切无闻,如爱之驽劣③,非得先生之言时时对越警发之,其不摧堕废者几希④矣。吾侪于先生之言,苟徒入耳出口,不体诸身,则爱之录此,实先生之罪人矣;使能得之言意之表,而诚诸践履之实,则斯录也,固先生终日言之之心也,可少乎哉?”录成,因复识此于首篇以告同志。
门人徐爱序。
[注释]
①侪:等辈,同类的人们。
②仪刑:楷模,典范,仪容,风范。本文是对王阳明先生的尊语。
③驽劣:形容才能低劣。
④几希:相差甚微;极少。
[译文]
徐爱我记录整理先生的教诲,同学中也有拿先生的话规劝我的:“老师都说不要记,传下去误人子弟。”
我就对他说:“你这样想,又是拘泥于一个方子,正是先生说的毛病,失了先生的本意了。孔子对子贡说:‘我不想说话。’改天又说:‘和颜回说了一整天话。’为什么言行前后不一致呢?因为子贡老想在老师的话里找智慧,孔子就用不说话来警示教导他,让他自己多在行动中体会,这就是孟子说的‘不教之教’,不跟你说,也是对你的一种教导。还有那子路,听到一句善言,就马上要去行动,这句没落实,不听下一句。孔子认为子贡缺行动,缺乏知行合一的行动。而颜回呢,对老师说的话,默识心通,闻一知十,全都在自己身上,所以孔子和他畅谈终日,就像江河奔流大海一样。
“所以孔子跟子贡说的话不能算少,跟颜回说的话也不能算多,各当其可而已。今天我记录整理先生的讲说笔记,固然并非先生所鼓励支持的。假若我们能一直在先生身边求学,或许也不必做这件事。但是,有时候我们会离开先生,同学们又住在不同的地方,到那时候,离开先生远了,听不到先生的教诲,像我这样愚笨的,非得有先生的话时时警醒启发,才能不至于颓废堕落。我们对于先生的话,如果只是耳朵进,嘴巴出,口耳之学,说说而已,而不是学以润身,身体力行,那我记录这笔记,确实是罪人了。但是,如果大家能从这笔记中,得到入门的意思,然后认真笃行,那我的笔记,不正是先生说话的用心了。这难道可以缺少吗?”
记录整理完成了,再附上这篇序言以告同志。
门人徐爱序。
[解读]
回到标准和基准的话题,定标准,是要你达到要求。定基准,是要你超越自己。我们学习传习录,不是学习一个要达到的标准,而是找到一个启发入门,知行合一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