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诗和远方

用什么词来形容苏东坡先生,可能都无法全面的描述出其本人,他是诗人、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是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是聪慧的治水之官,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诗和远方。


他二十岁时高中进士,在凤翔县担任判官。他初任官职,不得不与朝夕相处的兄弟苏辙分别,走到曾经与苏辙进京赶考的地方,故地重游,看到二人曾题字留念的地方物是人非,不禁感慨写下: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还未上任就展示了过人的才华,上任后,遇到赏识自己的上司并将撰写的衙前役新则及时上报给皇帝,初任官职便展现了吏才,深的仁宗皇帝的喜欢。


后来陈太初上任后,喜欢擅自改动苏轼的奏文,遇苏轼来寻他,故作迟迟。性情中人的苏轼忍受不了他这般无礼,二人常常闹得不欢而散。陈太守建了一处高台,让苏轼写文留念,苏轼挥笔写下《凌虚台记》借此讽刺太守。


英宗皇帝继位期间,特别想重用苏轼入翰林院,但是苦于宰相韩琦阻挠,让苏轼参加馆阁考试,苏轼以最高“三等”入选,工作的主要职责是编修国史。恰逢此时妻子王拂病故,时年二十六岁。


王拂去世不到一年,父亲苏洵病故于京城,享年57岁。苏轼葬父亲和妻子于四川眉山之东。


神宗皇帝继位,苏轼兄弟回朝,本来也要被重用,但是受到王安石的阻挠,最后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杭州出了名的的湖光水色,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游览颂诗,当然也深深的吸引着苏轼,他写下了有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从此湖的名字也被确定下来为西湖或者西子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绝美的湖光山色之中,有志趣相投的朋友陪伴,苏轼真正把生活过成了诗酒趁年华的模样。三年的任期转眼就到了,苏轼请求调任到靠近济南的州县,因弟弟苏辙在济南,遂被任命为密州知州。


熙宁七年十一月三日,苏轼到达密州遇到当地蝗灾连年,庄稼欠收,百姓食不果腹。他亲自收集资料,调查蝗灾的情况,广泛深入地和农民交谈,请教消灭虫卵和提高农业生产的办法,专门拨粮出来用来奖励捕蝗虫的人。


苏轼到密州的第二年十月,为答谢常山山神赐雨,常山庙重建成功。苏轼亲自前往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归来途中,他和同僚领当地驻军进山打猎,挥笔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任期满了,苏轼接到诏书改任徐州知州。


一上任就遇到黄河上游河段决口,清河水一夜暴涨,徐州城被困。眼看此危机时刻,苏轼挺身而出,他先是安抚当地的居民请勿逃亡,然后亲入武卫营请禁兵协助防洪。


抗洪六十天后,苏轼下令调动几百只公私船只,船入沙袋加以固定放到城下,缓解洪水冲力,在险要之处住长堤,打开清凉口,将部分洪水疏导出去,洪水持续了七十多天,总算是褪去了。


苏轼担心洪水再次来犯,希望筑一道防洪大堤,让徐州百姓不再受洪水困扰,一开始朝廷没有答应,苏轼以为是经费过高,于是将石堤改为木堤减轻预算,写信给京城为官的人,请求支援,第二年朝廷拨款两万四千贯。


为官两年后,苏轼因为抗洪有功,调任到湖州任知州。到任不久之后,就被奸人暗害,苏轼被押到京师,关在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十月十五日,神宗皇帝颁发大赦天下的诏令,苏轼也在赦免之列,以团练副使贬到黄州。


黄州有一个地方叫赤壁矶,位于黄州西北的长江之滨是赤壁山的前沿部位,通体为红褐色的岩石,风景壮阔,江面开阔,碧水与赤壁相映成趣。苏轼经常来这里,看到壮观的景色,联想起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的赤壁之战,感慨颇多,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而当年的赤壁之战与此地并无关系,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黄州,只是地名巧合,苏轼的英雄感怀却是那样真切。


元丰七年正月的一天,神宗皇帝使用手札,未与大臣商议后,下令授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久之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了苏轼,苏轼的职位也从掌握军政大权的登州军事州,到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圣旨。


好景不长,朝廷内发生“洛蜀党争”,苏轼遭到了,洛学派、保守派、变法派的攻击,请求调任到杭州,任浙江西路兵马铃辖兼杭州知州。


再次来到杭州,苏轼在这里抗击灾情,向朝廷申请救灾款项,抗击疫情,组织懂医术的人员制作药剂发给百姓,考虑到杭州是水陆交通枢纽,疾病传播比其他地区更快,苏轼筹建了一所面向百姓的病房,也就是今天的慈善医院。不仅如此,他还治理运河、开六井、浚西湖、筑苏堤,为造福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元祐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朝廷下召,以翰林学士奉旨召还苏轼。苏轼因不满朝中大臣互相攻讦,写了一道辞免状,请求留在地方任职,但是未被获批,只能进京。


苏轼进京后,高太后想委以重任,但是遭到小人排挤,去往颖州,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出知颍州,扬州,定州,所谓“两年阅三州”。


他去往一地,便对当地有所建树,造福一方。


不幸的是,苏轼被重用不久,高太后去世,哲宗皇帝沿用神宗时期的方针政策,保守派受到打压,苏轼被贬往英州军州事,并取消了苏轼升官的资格,阻绝升迁的一切希望。


朝廷传来诏令,苏轼从建昌军司马降为宁远节度使,惠州安置。这些打击,都没有让苏轼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他始终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挥笔写下了《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久后,苏轼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儋州,他把中原的文化带到这里,这里出了海南岛第一位进士蒋堂佐。


苏轼65岁时,卒于常州。他这一生进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可谓是超矿豁达的人生传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