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不追热点,平时工作太忙,没空追,但对罗尔事件这个已经差不多过气了的热点,我觉得有必要补追一番。
罗尔的那篇文章,是我这辈子看到的第一篇阅读、点赞和赞赏全部10万+的神文。连一些平时不太转此类文章的朋友,也在朋友圈齐刷刷地转发了。
看到这样的文章,我的第一感是:“事有反常必为妖。”
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而无力医治,在濒临绝境的时刻,十多万微信朋友圈里的好人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挽救了这条生命——当这样过程曲折、结局完美的童话故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时,我大多会持审慎的态度。
在我看来,深刻认识到这个世界的黑暗和龌龊,是在真正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之前的必经之路。
罗尔事件反转之后,除了那些觉得自己被营销活动愚弄而痛骂的人之外,有一些人觉得,只要罗一笑真的需要帮助,那即使是营销活动也无所谓,“反正也没多少钱”;也有人觉得,为什么要去扒罗尔有几套房,捐款的重点是救孩子,捐赠者们“表达了自己的善意”,这就是好事儿一件。
对这类观点,我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
“善意论”者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善心,并不等同于善举。
张公子的公众号文里写了一个故事:一个假叫花子挟了一个孩子骗走了钱,却害得十个真叫花子和十个孩子穷苦。
罗尔事件是叫花子故事的放大版,其危害在于:一个不那么需要被帮助的人获得了超额的帮助,会害得那些真正急需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原本可以获得的帮助。
几年前的郭美美丑闻,对于红十字会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其实就郭美美贪污的金额而言,并不算什么大数目,但为什么怀着善意的人们没有说:“反正也没多少钱,贪了就贪了吧,只要我们捐的钱里,有一部分真的给到了需要帮助的人,那就行了。”因为对慈善而言,信任,远比捐款的金额大小重要的多。——除了郭美美之外,还有其他多少美美?我们捐的钱,处理的流程是不是也会出问题?那些被帮助的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
同样的,罗尔事件之后,当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通过各种公众平台发声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类似的问题——这个人是不是也和罗尔一样,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苦难?这是不是又一场营销活动?
这些问题是否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代表着信任危机。当信任出现裂缝,爱心的堤坝就会有决堤的风险。
信任的裂缝,有多可怕?还记得十几年前南京彭宇扶老人被讹的事件吗?仅仅一个案件的判决,却产生了笼罩住千千万万老人的巨大阴影,好心人们在面对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时,伸出去的手变得犹豫。这次的罗尔事件,会对公开平台的求助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难以估量。一起看似不算大事的公众事件,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几万人甚至更多的代价,才能抵消其负面的影响。
再者,表达善心,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动动手指,捐个几块钱,转发个朋友圈,自己的善心就能得到满足,甚至还能收获来自他人对自己善良的肯定。
但真正的善行,并没有那么简单。所谓“善心得到满足”,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一种自私的善;真正的善,是要跳过动机看结果的——自己的善心,是不是真的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与此同时,会不会给其他的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善恶并不是绝对的概念,“善恶在一念之间”,善恶间也仅仅只有一线之隔。
那些为罗尔捐了钱,感到“善心”得到满足的人们,当你们想到其他许许多多同样病重但更需要用钱的孩子们喊破喉咙求助却无人问津时,你们的善心是否会感到更大的愧疚?
也许有人会想,一次的营销事件并不能打消所有人的善心,如果能坚持“即使错捐,也不错过”的原则,生命不息,行善不止。这样的善意看似值得敬佩,却更可能被有利可图的营销号们消费。把大部分的钱进贡给假乞丐,不知道多少“善人”们能有这样坚定的信念。
我们对假乞丐的每一次施舍,都会让真孩子们失去受助的机会——如果我们能这样想,是否能让点击转发时轻松的指尖感受到一些压力?
王路说过一句话,深以为然:
“简单粗暴,本身就是恶,是放逸和懈怠。以放逸懈怠的态度去护持善的发心,好比往清汤里浇墨汁,只会把清汤毁掉。”
善心,并不能成为做出糊涂事却无需自责的护身符。
弗兰纳里·奥康纳说过,她的文章表达的核心理念,是“上帝的恩惠出现在魔鬼操纵的领域。”在我看来,人类彼此间轻率的、随意的恩惠,同样也会落在魔鬼操纵的领域里。
那么,如果下一次朋友圈再出现类似罗尔的文章,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除了对被救助者的真实情况做一些尽可能的确认之外,我们还应该遵循一个捐赠的原则:救急不救穷。
杨朱曾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表面的冷漠背后,蕴藏的是智慧。
“菩萨修行,慈悲是起点,智慧是终点,要智悲双运,福慧双修。 ”
行善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