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弘丹老师关于【精准投稿】课程的讲解,很受启发,特别提取出三条锦囊妙计供使用。
(一)先跑马圈地
现在征稿平台众多,为了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建议大家先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搜索关键词投稿”“约稿”“征稿”等,汇总梳理下都有哪些征稿平台,脑海中形成概览。
(1) 公众号
(2) 小程序
(3) 各大自媒体平台,如头条、网易等
(二)再知己知彼
全面梳理之后,聚焦三五个征稿方向和自己擅长点吻合的平台,做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分两部分,
(1) 征稿要求。详细阅读征稿要求,不轻视里面提到的任何一个细节,例如字体、字号等,后面会讲到如果忽视这些细节很可能被编辑拒之门外。
(2) 上稿文章特点。建议把平台最近一个月发布的文章都整理下来,一篇一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析拆解,从内容、文风、结构、价值点等逐一思考,最后提取出这个平台上稿件文章的共性,找到共性,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写了。
平台稿费,通常呈现以下规律:如果稿费相对丰厚,则过稿要求高,通常1000元及以上/篇;如果过稿要求低,稿费相对也低,如50元起/篇。
到底应该选择高回报的平台还是低回报的平台?完全自己来定。
弘丹老师例举了一位学员投稿【凯书讲故事】的例子,这家平台稿费较高,1000元/篇,但是过稿也有难度。这名学员写作经验并不丰富,但是投稿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把平台近一个月的上稿文章都打印出来,约200页,逐篇剖析,又提取出这些文章的共性,最后一次性上稿,拿到1000元稿费。
如果你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从容易过稿的平台开始投也可以,哪怕只有50元稿酬,也能给自己树立信心。
到了投递环节,以下细节不容忽视,否则再好的文章也可能被湮没。
(1) 文章一定是原创原发。所谓原创指的是文章一定是自己写的,没有抄袭、洗稿等;原发就是文章写出来之后,未曾在任何平台发布,哪怕是在某个平台发布但没有引起关注,阅读量是个位数,也不能算作原发。这点是职业规则,一旦被编辑查到此文有发布痕迹,作者会被拉黑。
(2) 切记一稿多投。不可以像在自媒体平台发布文章一样,同时发布多个平台;投稿要一个一个投,避免同时多投,同时被多家平台采用,那样就把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了。可以先投一家,确认被拒稿后,再投下一家。
(3) 掌握和编辑相处的规则。
Ø 在编辑工作时间内投稿,除非涉及热点新闻的时效性,否则尽量不要在休息时打扰对方;
Ø 投稿之后,不要频繁催编辑审稿,如果对方明确告知回复时限,等待即可;如果对方在约定的时限内没有回复,可以过问一下;
Ø 编辑告知改完再次提交的时间点后,要按时提交。
(4) 注意文章格式
文章格式,例如字体、字号等,要严格按照征稿要求设定。尤其不要写长段,大段文字堆在眼前,既不利于编辑审稿通过,也不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