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育的境界虽有千万重,但对真、善、美的追求最为绚烂,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人的成长,人的发展,就是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心灵的触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并不断朝着求真、向善、尚美的方向前进,从而成为一个拥有一切美好品质的人——在最有可能的时期引导极富可塑性的孩子去与美好的世界相遇,与最美的自己相遇。“在道德教育中,‘人性向善’的价值预设,就好像要制造一种产品,原材料必须具备可加工成这种产品的性能一样。人性向善’是说在人性中先验的存在着各种道德的萌芽,因而造就道德性的个体只需要‘培养’,使这颗种子发扬光大。”教育者就是要及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典型的人和事,宣传好、利用好身边的素材,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以此形成学生最初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感悟,形成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余老师熟知中职学生的现状,深谙教育之道,他点燃了个体,唤醒了群体,将全校学生吸引到这个“感染”的磁场里。在这个磁场中,学生主动接受,主动改变,在不知不觉中语言、行为、心灵美起来。
2024-04-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