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的是中国式过马路这个古老而朴素的话题。
中国的街道,行人行走的时间不足一分钟,而车辆行驶的时间却有100多秒,我和父亲过马路,窄的话还好,若是宽些,定要马不停蹄的冲过去,我想那些行走不便的老人怎么办?有人写过,某日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他的孙子闯红灯,而孙子遵守交通规则制止了老人,以此来说明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普遍化和根深蒂固。但是他有没有想过,两个辈分不同,隔了几道年龄鸿沟的人,对那条马路的看法差异。也许那位老人牵着孙子的手,只是想着在车还不多的时候赶紧过去,争取更多的绿灯时间,因为他的速度,没有安全保障。而孙子却想着语文课本里小明遵守交通规则被表扬什么的,当场就爆出:奶奶你不守规矩之类的话来。被某个好事者写进微博,遭受网络各界人士的口诛笔伐。而那位奶奶,站在马路中间,左右为难,一脸尴尬。
我想中国式过马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这种交通规则给人的安全感。因为一种群体性的行为都是由单个人引领的。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李自成起义的时候,方腊起义的时候,或者不说起义,比较有象征性的其实就是饭堂插队了,往往是一种个人行为引发的群体行为,而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意志背后的群体倾向,在心理学可以被解释为羊群效应。插队原本是一种个人行为,你插队,被人骂,但是当插队的那一波人自成一队的时候,你也会装作不知道的跟上去,因为那条队伍短,而且被饭堂阿姨承认了!刚好看到杂文家吴非的一篇文章,他在专栏里谈到这样一件事:1986年,其所执教的学校让学生自行申报“三好”,一个原先不积极的学生路某也申报了,在“个人表现及事迹”一栏中只写了一句“在校食堂用餐两年,没有插过一次队”。开会讨论时,其他同学对此不以为然。于是吴非算了一笔账,路某住校,每周六天上学,除去假期,他在学校用餐一共是1440次;两年时间,在每天都看到其他人“随便”的情况下,一件事重复做了1440次,每一次都遵守规矩,一丝不苟。账算完,投票时,全班举起了手。同理,中国式的过马路,往往是一个人踏出第一部,后面跟着涌出一排腿。而这种集体默契的高度配合之下,人们仿佛把事情看的理所当然了。并且,你也会装作不知道的跟上去,因为这样过马路快,而且被法律承认了,法律承认是加双引号的,我想说的是法不责众。
我国存在红绿灯设置及不合理的问题。据说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都专门调查当地人等红灯的心理极限,德国是60秒,英国是45秒。可好像没有听说过国内有此类调查,红绿灯时间间隔往往是交警部门凭经验设定,有些红灯亮的时间明显过长,而绿灯时间明显过短。心理学博士陈天祥表示,其实没有一个「黄金数字」反映人们冲过马路的意欲,因为促成人们闯红灯有多个因素,因人而异,但60秒是足够让人考虑要不要冲过马路的了。
某网友说,‘美国式过马路’还不如中国式,连和他人‘凑一起’的意识也没有。还有人说人行绿灯亮起时,行人开始走斑马线,右拐车高速驶来,你躲不躲?
好不容易右拐车首尾衔接从你面前走完,你刚抬腿,左拐车又呼啸而来,你敢硬上?
终于让车都过去了,你发现你站在路中央,闯红灯了
所以:红绿灯对于行人是一样的,团结一致,适者通行而已
结论: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必先治理“中国式车拐弯”!
人们批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并非完全是斥责中国人素质低下、缺乏规则意识,网友带有戏谑的调侃,更多是在指责公共管理不到位、社会公平缺失等方面存在问题。听到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健康积极的心态,言之凿凿、沾沾自喜称“美国式过马路不如我们”,这是五十步笑百步!这反映的恰恰是鲁迅先生笔下批驳的“弱民心态”,只有阿Q才动不动和人家王胡比谁身上的虱子大呢。
另外,设置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果只是一味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那就只能一路走到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