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经常在大屏幕上看到大城市里那些小姐姐小哥哥们穿的各式各样的衣服和不同颜色的头发,总想着我们长大后也要尝试那个样子的发型,但似乎只能是想想而已。
慢慢的从小镇到城市上学发现,小镇地方小规矩多,不仅是规矩多,是一种对事物的好气度比较高,比如你染头发了,村里乡里就会纷纷议论“谁家孩子把头发染成红色得了,好奇怪呀,好丑”,其实并不是真“丑”的意思,而是小地方的人比较局限,对新事物的认知比较片面,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
更过分的是,村里假如听到谁家孩子找对象和对象去开房了,村里的人就会偷偷的私底下讨论,“这姑娘好贱,没结婚就这样,嫁不出去了”。实际上这种比较保守也是好的,但是说姑娘贱就是不对了,更过分的说嫁不出去了。
很多这种语言暴力,会让一个人从乐观到抑郁,这是很有可能的,小的地方还是很保守,并不是说保守不好,而是该怎样的时候怎样,不要过分的语言伤害一个人。
我也是从小地方出来的,从小梳个大花辫子都被街上的人议论纷纷,吓得就不敢在“搞花样”,丹偶然来到上海实践,发现我这种“搞花样”在魔都根本算不上是“花样”,在大城市这种很正常,不会回找到很多人的语言伤害。
现在越来越理解那些一心想去大城市的人,可能他们不是为了钱欣慰了高品质的生活,为了学习到前卫的知识,更多的是不想被小地方捆绑,不想做那个三十岁还“嫁不出去的怪物”,相反在大城市三十岁以后成家的人很多,这些都是优秀人士,而在小地方则是属于“怪物”。
思想落后好像是像中了邪一样,每个小地方好像都有这个共性,对奇装异服和头发怪异的,还有不爱说话的,学习不好的都另眼相看。导致现在很多村里出来的孩子很自卑,原因多半在于教育思想环境,环境影响一个人,这句话没有错。真的是这样。什么样的环境早就什么样的人。
还是要好好努力,争取可以带父母去更大的地方生活,感受一下以前所在的地方和大地方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