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了小学同学拍的老家庙会的热闹场面,想想最起码有十五六年没有回去赶集过了。
说起村上一年一度的庙会,那绝对要比春节隆重多了。庙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全村的卫生环境,所有的巷子都要整顿清洁,露天的茅厕全要暂时覆盖隐蔽。从河南岸进村的大桥两边插上五颜六色的旗子,各个码头陆续停满了从外地赶来做买卖的大小不一的船只。每家每户都忙着收拾床铺,或开船或骑车去外村把亲戚接来看庙会,若是有谁家一个亲戚也没请肯定是要遭到邻居们大大的鄙视滴!
庙会分为“副会”和“正会”,副会相当于是前奏,正会这天是最热闹的。乡下人习惯早起,还没吃完早饭就听到外面锣鼓喧天了。“马皮”在前面开道,记忆中他可是庙会的一个象征,不管那天气温高低,都光着膀子坦胸露背,一根尺把长的锥子横穿过嘴巴两边,锥子的一端挂几根红绿带子。老人们都说穿锥的仪式很庄重,是神明护体才得以安然无恙,所有的人对马皮都很敬重,我们小孩子一听“马皮来了”都吓得赶紧躲得远远的!马皮后面就是几个人担着的菩萨,是从什么地方特意请回来的,一个村庙会请了几尊菩萨会耳口相传到十里八村,每每和外村人谈起来是一件倍感骄傲的事!紧跟后面的就是本村和外村的龙队了,刚扎的新龙特别的鲜艳起眼,旧龙则看起来有些精神欠佳。龙队分成清一色的男队和女队,服装也是统一的,在我更小的时候还有“踩高桥”这种高难度的舞龙队,可惜后来没有传承下来!在村里人看来神明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哪个村来了几条龙队等人家庙会肯定也要一一去助兴的,一点都马虎不得!龙队后面还会有摇花船(大概水乡人家都有船的缘故)、秋千架子(挑几个特别标志的童男童女打扮起来,坐在像风车形状的秋千上游行)、河蚌精(我们村前的河叫蚌延河,传说是一个大河蚌爬出来的,好有诗意呀!)、腰鼓队(当年咱也是我们小学腰鼓队的成员呢,可我奶奶很古板,不然就能名正言顺地翘课啦!)等等。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东庙里磕头拜了菩萨先沿着村里东西两条主干道绕行一圈,再去河南岸、河北岸。河南跟河北都有大广场,是龙队大显身手的好场地,唱着小曲花船也摇起来,河蚌表演也引得乡亲们里三层外三层……许许多多脑洞大开的传说糅合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在庙会上演绎地漓淋尽致!
那几天桌上的美味佳肴使着浑身解数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巷子里香气四溢,谈笑风生!藕摊也是庙会的一大特色,但我对那个没有半点兴趣,只对“油墩子”情有独钟,跟现在饭店的虾饼差不多,可那形状和味道真真甩了虾饼好几条街了!摆摊从河南岸大桥脚下一直紧挨着到十里港大桥,过了十里港大桥就是东周村了。除了各色美食,你能想到的东西应有尽有,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田耕农具、衣服鞋袜……大到家具,小到针线都能置办齐全。走在人潮拥挤的摊位之间耳朵里全是扩音喇叭的叫喊声,“削价削价大削价,走过路过来瞧瞧!”走走停停,讨价还价没有半天功夫是逛不到头的。在快要到头的地方会搭一个供大家上香的临时庙,不然村上唯一的庙哪里忙得过来啊!若是再给几个香油钱,和尚就会在带过去的小孩儿眉心间点一个筷头大的红点,那可是连洗脸都不能擦掉的好福气呢!
有的看有的逛的一天总是过得太匆匆,还来不及歇歇脚跟赶紧吃了晚饭去占位置。太阳刚落山头,巷子里就有人三三两两的扛着长凳赶去戏台那边。搭台唱戏是关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大事,庙会前早就约好戏班,选好场地了。有句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小孩子去纯粹图个热闹,先是钻到后台看演员们化妆,一会儿又去吵着大人渴了饿了,就为了到挂着表情的小摊上买点零食解解馋!其实唱来唱去就是那几本戏,可观众的热情诠释了百看不厌的全部含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和《呆来宝》,一部是苦情戏,台下鸦雀无声抹眼泪;一部是喜剧戏,观众拍手叫好大声笑。散场时许多小孩子都倒在大人怀里睡着了,因为是露天戏台早就给孩子预备了大外套,同去的家人有的扛凳,有的驮娃,一路上意犹未尽地讨论着。手电筒照得巷子里亮堂堂的,人气丝毫不减白天!
时光是与柳絮结伴,嫁给流水去了!童年的记忆始终留在那个四周环水的村庄上,记忆里生出的酸甜苦辣反反复复伴随我们一生。我想大部分人就像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说的:“今我飘零已半生,但对小时的事亦只有思无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