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这两天突然萌生了写一写母亲的想法。
母亲今年73岁了,11年前父亲去世后就一直一个人独居。在邻居眼里。她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媳妇和妻子。在同事朋友眼里,她是一个热情坦诚的朋友。在我们做子女的眼里,她是一个儿女情长,一心为子女着想的母亲。
从我记事起,就只见母亲终日操劳。起初,父亲带着姐姐在金字牌中学。母亲带着我在渔村当民办教师。村里分给母亲两块地,一有空闲,母亲就去地里劳作,种植一些蔬菜补贴家用。一到周六下午,母亲就大包小包的,提着自己种植的蔬菜,牵着我去和父亲,姐姐相聚。男人总是粗枝大叶,加上父亲工作又忙,还带着年少的姐姐。见面后的母亲总是忙着收拾屋子,浆洗衣服。周一一大早又拖着我赶回学校上班。
母亲工作认真,从不迟到早退,更不因私事耽误上班。村小学原来只有三个年级的复式班,读四五年级就要到几公里外的白塔小学。母亲看那么小的孩子每天要走崎岖窄小的山路到外面去学习,心里很是不忍,主动要求增设了四五年级的复式,方便孩子读书的同时也让家长放心了。许多辍学在家的孩子,又重新背起书包走进校门了。村里人都很敬重母亲,也亲热的喊我“老师的妹子”。谁家有个喜事,都会把母亲请去当座上宾,年前的杀猪饭更是各家抢着预约母亲。后来,母亲有了一次去县城上班的机会,临上车时,却被舍不得她走的乡亲给拦住。母亲不忍拒绝,便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让我一个人回到了父亲身边,而她自己。一人留在了小山村又过了几年,成了那个村子待得最久的一位老师。
中午放学时,顺道去母亲那走了一趟。母亲嘱咐我:“明天中午放学时记得来一趟,我帮你烧个鸡腿,带回去给你婆婆吃。”又帮我烧菜,第n次在心底念叨,世上只有妈妈好啊。中国的父母一心为儿女操劳的多,而我的母亲是其中更甚者。尽管我一向认为啃老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但自己却在有意无意中享受着妈妈的多种帮助。儿子年幼时如此,如今儿子成人了,她又开始心疼我要照顾婆婆。虽然偶尔也会感叹自己一人独自孤单寂寞,有事的时候不能及时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真在她身边嘘寒问暖时,她又心疼我们工作忙,跑来跑去的太辛苦,总是没站上几分钟,就催着我们赶紧走去做自己的事。
年幼时我亲眼看着妈妈细心地照顾奶奶。那时候奶奶双目失明, 父亲工作忙,母亲每天清早就起来洗衣服,给一家人烧饭。有时候奶奶会有特殊的要求,她都一一满足。做完家务之后,再赶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村小学去上班,中午又赶回来做完午饭,吃过饭,一会儿也没休息,又要赶去上班了。尤其是父亲经常出差,家里家外就全靠母亲一个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两个尚在读小学的女儿,辛苦至极,但她从不抱怨。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未跟奶奶红过脸,更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那些年,母亲是极瘦的。在周围所有人的眼里,她都是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我的老外婆在世时,轮流在两个舅舅家住。两个舅舅,一个住在北门茶场,一个住在南门小区,因为生活的关系,有时中午都不回家。母亲心疼两个弟弟工作忙,更心疼外婆一人在家,怕她孤单寂寞,不顾自己辛苦劳累,几乎每天都要赶到舅舅家去,买点小零食,陪她说说话,看望看望她,一直到92岁高龄的外婆去世,才结束了这样的奔波。
她自己是如此善待老人的,也嘱咐我们这样做。每逢婆婆到我家时,她都嘱咐我好好待她,隔三差五的会烧一个婆婆爱吃的菜,比如红烧肉,鸡等。所以偶尔我因工作忙,心情烦躁,或因婆婆说话做事让我不愉快时,想想母亲或是去她那儿坐上一会儿,便又心情舒畅些了。
前段时间母亲身体不适,自己去医院看。住院后,我和姐姐轮流陪护,我能感受到她是既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每天都能看到两个女儿,陪她坐着说会儿话,感受到女儿的关心,却又觉得因为自己生病让女儿忙碌了心怀不安。其实她不明白,我们做女儿的才感到愧疚,只有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才能去陪她。
幸好,母亲有一群老朋友,她们经常聚在一起打打牌,走走路,聊聊天,或是结伴出门游玩。丰富了母亲的生活,也让我们少了一些牵挂。
人生70古来稀,这是过去的说法,现在长寿的人越来越多,70多岁的母亲尽管腰椎,颈椎都不好,血压有些高,但看上去还很年轻,我希望她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久,看着尘尘和韬韬成家立业,等我们退休后,心无旁骛地陪着她一起说话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