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晚上X先生要去给一个人送礼,可是这人即不是领导,也不是什么政府官员,而是他自家的大姨子---妻子的姐姐。
可是X先生他还是紧张不安,和妻子讨论了很久。为什么呢,只因为他的大姨子是个脾气琢磨不定的人。
原本,数天前,X先生只是听闻自家单位的饭卡,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清零,鉴于自家卡上的余额超过1000元,万一都清零了多可惜啊。
那可是X先生他辛辛苦苦数月出差省下来的生活费呢,平时X先生生活节俭,能自家回家煮午饭做汤面的话,一般都会回去煮饭,而单位食堂刷卡的自助午餐要20元一份,他都很少舍得吃。
听到风传之后,X先生开始早餐10元的自助餐和午餐20元的自助餐都在单位解决了,此外,他还光顾到餐厅自营的小卖铺,那些有食用油、色彩绚丽的火锅、厨具、大米等等物品,当然这些也可以刷餐卡购买。
X先生首先买了一袋质量上乘的小米,然而又于第二天和第三天的中午挑选两壶大瓶装的胡麻油,原本他打算等搬到新家的时候给自己食用。
后来听妻子说起,丈母娘多次提起:让休假的妻子去本地的大姨子家坐坐,姐妹们一起聊聊。
然而妻子十分不乐意,原因如下:
第一,X先生和妻子相隔两地,团聚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长假;
第二,大姨子脾气太急,妻子屡屡避让,有时一不小心就言语之间得罪到大姨子,姐妹两人大吵,面子上不好看。
基于此,面对丈母娘的多次催促,妻子也只好据实已告,迟迟不行动。
而借着上等胡麻油的机会,X先生随口对妻子提议说:“要不,给姐姐送一壶吧”!没想到妻子竟欣然同意,两人就兴致勃勃的聊了起来。讨论的内容无外乎何时送,送什么,送多少,怎么联系,见面后说什么的话。
最后紧张不安的X先生和妻子终于拍定了计划,先让妻子给丈母娘通口气,再让丈母娘把意思传达给大姨子。
于是,由妻子若无其事的给她母亲发了条微信:“下午打算去给姐送两壶好油,你觉得怎么样,油是什么什么牌子的”。她母亲很快回复到:“好的,先提前给你姐联系,看她在家不。事情就这样搞定了”。
X先生得到旨意后,就和大姨子联系了起来,原本打算当天下午下了班后把礼物送出去,结果大姨子说:“当晚她有事,让第二天下了班再去”。
于是就推到了第二天,X先生和他的妻子在等待中度过了一天。这一天中,他们闲来无事的时候,接着讨论,妻子少不了打退堂鼓的时候,说:“要不不送了吧,万一,她发飙了怎么办”。X先生说,“应该不会吧,我好好给她说”。妻子说:“她那人说不了三句,就要怼人啦,她就是这么对待你小舅子的。”X先生说:“要不,我不去了吧”!妻子说:“哎,还是去吧,你见了她,把东西直接扔给她就行了,不用和她一起吃饭,她请你吃饭你也别吃,就说单位有事,推辞一下就坐车离开哈”!X先生说:“这样不好吧,给人送礼,还进屋喝口茶都不喝么?”妻子说:“还是别喝了,万一打起来怎么办,怕你受伤了,怎么办”!说完,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了。
这礼物送的真让人纠结,最后妻子安慰X先生说:“你这礼物不是送给大姨子的,按照她的人品和性格根本不消受这样的待遇,但是你把她假装成你丈母娘,把礼物孝敬你丈母娘的,她只是代你丈母娘接受的而已,这样你就心里舒服多啦”。
说完,两个人又哈哈大笑了起来,时间过得很快,还有几个小时就到了X先生送礼的时候了。他说,“如果自己母亲在本市就好了,如果丈母娘在本市就好了,这样天天都可以拎着礼物,下了班去丈母娘家送礼了。可惜她们都在老家,离这里太远,现在如果把食用油邮寄回去,光邮费恐怕就要赶上油的价格啦”!
的确是这样,他一个人远在千里之外,自家父母在老家生活,妻子在更远的城市工作生活,丈母娘也去了别的城市和小舅子一家生活在一起。现在,他送给礼物都送不出去。只有唯一一个亲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就是大姨子了。
当初X先生和妻子的重逢也是多亏了大姨子的存在,妻子来这座城市散心和探亲,无意间和他联系相聚了起来,才开始了后来的爱情故事。虽然大姨子人性烈如火,但是毕竟给妻子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找到了老同学,所以,还是要记着她的存在和价值。
送礼的故事还让人想起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趁着夜黑风高夜下,有人曾给官员送礼,却被官员义正言辞的拒绝,他还不死心,说:您就收下吧,反正没有人看见。那官员不紧不慢的说道:怎么会没有人看见呢,至少你和我都知道这件事啊,还有上天和脚下的大地都可以作为见证。说完,那个送礼的人不好意思,灰溜溜的离开了。”
X先生的送礼不是为了求人或要找大姨子办事,也不是为了弥补什么关系,纯粹是为了感激丈母娘,满足丈母娘的密切希望而做出的举动,不管大姨子的反应如何,不管大姨子以后的所作所为,于先生和他的妻子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刷卡的情况下,会让人产生一种这件物品不要钱的错觉,如果让你拿着现金去消费,你肯本不舍得购买那么大量的昂贵食用油,也不会有后续忐忑的送礼之事了。单位福利增加了固然好,但是也会产生新的困扰和隐忧。于先生送礼的故事,接下来还会细细阐述,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