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当父母纠结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到底来自于学校还是家庭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个根源性的问题,有没有想过从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自立”。而建立“自立”的基础来自于家庭教育,自立的延伸来自于学校教育。
(自立有两层含义:其一,我能够很好的做自己;其二,我能够和社会和谐相处。)
我们要深入考虑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现状,当父母老师对此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
我分析有5种情况,希望能引起父母们的思考:
情况一:能让教育发挥作用的入口,只有一个——尊重。孩子在早期接受的教育,都来自于家庭,从父母、养育者身上学习。如果这时候,父母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尊重,那孩子以后的学习都将是在对抗中进行。到那时候,又何谈学校教育,孩子已经形成的人格特质,仅凭老师的力量能改得过来吗?
情况二: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使用了惩罚式教育方式,缺少了对孩子的尊重,那以后所有的教育方式都将起不到作用,再好的老师也无法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尊和尊严。孩子是父母的复印纸,这一点是父母需要明确的认识——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基本上都是父母的水准。
情况三:老师本来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角色。但是,现在的教育方式已经收不到我们那个70年代或者再往前数的60、50年代的预期效果了。学校开始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文盲”,因为许多孩子不肯学习。为了达到教学要求,老师只能了解文化知识以外的知识。过去孩子都不得不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学习,再强迫他们是没有用的。社会已经在变化,平等、民主、公正都在影响着孩子。
情况四:现在的老师已经处于孩子的反抗、学校的教学压力和越来越焦虑不安的家长的各种要求的夹缝之中,而且还要面对社会的监督,并且这些监督还不总是善意的监督,这是老师的现状。了解了老师的情况,才能对孩子的学习做出准确的判断。
情况五:老师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在入学以前已经在自己家庭里形成的行为模式和性格优缺点的孩子。如果老师不花出巨大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孩子并改变孩子的错误目的,那他就得花出更多的时间去应对孩子引起的各种麻烦,而且这样做很难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走入孩子的世界并影响他那就更别提了。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通过以上五种情况我们可以有以下联想。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有人说: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从孩子呱呱坠地,就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的衣食住行,也都是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逐渐走向正常,几乎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表现出来的。所以有不少人说,孩子是父母性格的缩影。
成绩是虽不能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但整天的读书,写作业,日复一日的学习,从成绩中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性格特点的。有家长是不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也有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但在我看来,成绩高低恰恰是一个态度,书写内容能反映一个孩子本质上的性格,是急躁,毛躁,还是认真,专注。我们可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但一定要在乎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一个做任何事都要有的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这个,“影响孩子成绩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的问题,我是持赞成态度的。
孩子的成绩恰恰可以反映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不否认一个好老师能彻底的改变孩子的一生,但孩子做事的态度,性格都是在父母的引导下形成的。成绩是孩子在日复一日学习上得到的成果,这和孩子拿着一个玩具玩两分钟就扔了,而父母不管不问是有直接关系的。性格的形成,意志力的薄弱都是在毫不起眼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习惯,这是很难改掉的。
有专家指出:孩子六岁之前的家庭教育将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因为这期间,是孩子性格的塑造期,所有东西都是可控的,性格,对待事物的态度一旦形成是很难转变的。这也是为什么老人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造成成绩低下的原因,我不否认学校也有责任,毕竟孩子是在你这里上学的。但孩子在老师教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性格却是家庭教育造成的,不认真读书,不听老师讲课,听两分钟就把书扔一边……种种行为都和父母的教育是有关的,而且这种行为一旦形成习惯,是很难转变。
我呼吁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幼儿教育,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朋友们 ,你们怎么看?
总结一下,
我们家长和老师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只顾眼前的结果,也就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但是却以牺牲孩子未来的自立为沉重代价。
★父母们远远没有准备好承担教育者的职责,只是现在的事实。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更热爱学习,主动学习,那么父母就必须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现在的老师面临着与孩子的冲突,与家长的冲突,与学校的冲突,与自己的冲突。对老师来说,这一切都并非易事,希望老师们能获得自己的内心自由,并将这样的自由传授给学生,给予他们健康的生活哲学,成为一个真正“自立”的人。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英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