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啊,别看吧。
因为结尾处的处理而感到失望,后来才知道是经过了阉割。
所以先避一避结尾部分,聊一聊别的部分的感受。
我依旧不喜欢看半现实向——存在天然剧透。李世民、李亨、李泌当然不会死。所以剧情的紧张感已经去了一大半。更由于是基于历史史实,突厥狼卫和蚍蜉都激不起多大的水花。恕我直言,蚍蜉这名字,实在一般。他们明明有谋朝篡位的本事,也没有一个虚构的名为张小敬的人来阻止他们。当然,都是虚构的人,也就不比较武力值了。
结尾处,李泌和张小敬依旧不能互相认同。如同李泌被俘前,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草庐里一时陷入难堪的安静,他们对视良久,都有点后悔,早知道还是谈工作好了。”对待上元灯会的阴谋,两人虽都竭尽全力想要阻止,却不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张小敬是为了全城百姓免于灾祸,而李泌只是为了太子免于灾祸。两人都认同,为了成事可以付出一些代价,但张小敬会将其作为责任,李泌则不然。
这二位,一位试图明哲保身且辅佐太子(李泌同太子之间的关系实在难以定义,合理怀疑是作者的恶趣味);另一位经历了颇多的黑暗和绝望,游走于明暗之间,却依旧想救长安城。尽管他心里已经明确的知道,长安救不回了。
书的后记是书中人物的真实历史,算得上是基于历史史实合理虚构?贺知章告老还乡,闭门谢客,死得不声不响,给了作者想象的空间。王忠嗣突然发兵突厥,并大灭之。安禄山已然步入政治仕途。也多有隐晦的在章节中提到。靖安司临时解散。李亨突然没了李泌的护佑。伊斯传播景教。元载和王韫秀的行为。姚汝能写的书。偶然提及的张小敬。像是连句编故事。谁知道这些人在真正的历史上是如何如何。我们大抵也是如此,无论如何如何何事何事,终究是连个名字都留不下,生卒年不详,这不可考那不可考。
看到姚汝能的简介,感觉很怪异,又很奇妙。仿佛能窥得他生活过的模样。似乎……能有一些联系。
看到许多人对结尾部分的张小敬不满,批他走狗,效忠朝廷,背叛朋友。我看法不同。他和萧规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尽管同样经历了许多的黑暗,但张小敬始终单纯的有点傻。他阻止萧规刺杀行动,不过是怕天下大乱。如果天下乱了,苦的终究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就像是少包里的八王爷,宁愿自己担下罪责,也要保住当今皇上的皇位。倒不是愚忠,只是怕回来的太子没有治国理政的本事,反遭生灵涂炭。
最后,就对结尾宽容一点吧,毕竟作者梗都埋好了,就是不给发表那能怎么办呢。原结尾才算得上是“愚忠”啊。
不止历史难自料,故事里头的人也难自料,写故事的亦难自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