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线下支付不作为
前些天在皇冠面包店用支付宝支付,支付完才发现微信支付可以全单打 9 折,帮我省了一点钱。之前在中百超市用支付宝支付,每月 28 号用支付宝支付都能享受 8 折(貌似,具体怎么优惠忘了)优惠。今天在真功夫吃早餐,店门口摆着牌子用支付宝支付可以每单减 5 元。
其实打开支付宝钱包,打开「附近」功能就会发现支付宝支付会有不少优惠。支付宝在推广「线下支付」方面还是很卖力的。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称线下支付、移动支付、扫码支付好像都不太对,总之就是在实体店用手机支付。
真功夫店面摆着支付宝支付有优惠的传单;旁边还有一个立着的小卡片,仔细一看发现是微信支付「教程」。前面提到的传单上,正面介绍真功夫的餐品,背面介绍支付宝,也有支付宝支付的「教程」。要在传单和柜台前显眼的地方摆着支付教程,看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不是很普及。看了微信支付的教程才发现,微信这个用户体验一直很好的 app 在线下支付这个功能上,却搞得无比复杂。当你需要教程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你的体验不够自然了。
使用微信支付需要:1)在手机找到微信并打开,2)点击右下角的「我」,3)点击「钱包」,4)点击「刷卡」,5)把手机摆给服务员扫码。用户要点击 4 次才能进入付款界面。
对比而言,支付宝钱包支付只需要:1)在手机找到支付宝并打开,2)点击中间的「付款」,3)把手机摆给服务员扫码。用户点击 2 次就能进入付款界面了。
新版的支付宝钱包支持 3D Touch,直接在主屏幕就可以点击 1 下进入付款界面,更为简洁。
其实微信完全可以缩短用户到达「刷卡」功能的路径,比如在主页右上角的 + 号中加入「刷卡」,比如在「发现」那一页上加入「刷卡」,都会让刷卡变得更加快捷。微信没有这么做,我猜测可能的原因:1)产品经理不够优秀,2)支付的战略地位并不高,3)产品经理一时没意识到。但是我恰恰认为 3 个原因都不太可能成立,微信「刷卡」功能已经推出很久了,我不认为产品经理会没有意识到使用流程如此复杂。如果意识到了,还不去改进,那么就是这项改进优先度不够,也就是微信并没有那么在乎线下支付。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微信就大错特错了。
语音的发展方向
路径长度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指标,屏幕越小,一个界面能显示的东西越少,就需要把一些功能隐藏的越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语音!
我把坚果手机发布会整个视频看了,最值得一谈的是它的离线语音功能,在宣传视频中,只展示了三个功能:1)查找联系人,2)查找 app,3)查找音乐。离线最大的好处在于快!视频中坚果手机完成这三个功能都是非常快的。我平日用 Siri 比较苦恼的就是速度太慢,常常要等待几秒,Siri 才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Siri 在一些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我可能会跟它说:1)提醒我明天早上 10 点去健身,2)今天有什么 NBA 比赛,3)打电话给某某,4)打开省点模式,5)关闭蜂窝数据……(话说 iPhone 能在锁屏的时候使用 Siri 完成上面任意功能,包括打电话,这算不算是个 bug?)
语音最大的好处就是缩短路径,比如打开低电量模式,手动操作需要依次点击设置→往下滑点击电池→打开低电量模式。使用 Siri 就可以直接一句话就完成这个任务。另一个是替代键盘输入,比如上面的例子2.
因此我猜想 Siri 的前三个发展方向:0)增加反应速度,1)替代部分键盘输入,2)替代长路径操作。
0 就不多说了,现在 Siri 在国内连接速度实在太慢,常常还连接不上服务器!顺着上面的两个方向,Siri 是大有可为的,可以应用的地方很多,同时很大地提高效率和手机便利性。而且,以上两点都是目前技术上没有太多难度,下一版本 iOS 中 Siri 就能实现的。可以想象的空间很多,比如新增联系人,比如写邮件给某某,
更高阶的语音会是怎样?我认为是开放 API 给第三方 app。如果呼叫 siri 然后说「微信刷卡」,然后就出现微信刷卡界面,那样体验是不是很好?
update,支付宝9.2新增朋友圈和阅后即焚
昨天新版支付宝增加了朋友圈和阅后即焚,刚好今天可以聊一下。新版支付宝我还没有用上,体验上不敢多说,我从商业角度谈谈想法。
三个月前,支付宝推出「朋友」功能,我认为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朋友」是一个防御性战略,支付宝不会真正做社交(参见《比特学徒#12. 支付宝不会做社交,微信也不会做支付》)。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了,囧rz
一切战争的源头在于支付是一个很难差异化的产品。
以在京东购物为例,京东提供银行卡支付、京东支付、微信支付等等支付方式,最原始的「银行卡支付」在体验并不比微信差,只需要点击支付,然后将手机收到的六位数字输入即可。两者都需要掏手机,而微信支付需要解锁手机、打开微信、打开扫一扫。京东完全可以做到,在小额购物时,默认使用京东支付,在同一个页面上输入六位数支付密码就可以支付完成(不需要跳转网页,不需要掏出手机!)。
由此可以设想,以后任意一个 B2C 网站都能做自己的支付,并且体验上比「第三方」的要好。
当然,除了这一点点付款时的便利性,人们选择支付工具的时候还会考虑更多东西。体验上的这点差异,比如开篇微信支付的不便利是很容易改进的。很多时候,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对我而言并没差。
如今,一个产品没有差异化,没有壁垒是很可怕的。包括很多创业产品,都会希望做社交,因为社交是强硬的壁垒。我猜支付宝也是顺着这个思路,才会强推社交。但是社交真的不适合支付宝,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我认为支付宝这一步是错误的一步。
支付宝的壁垒在阿里的购物体系,目前应该争夺的是线下支付。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 B2C 市场份额上,天猫是 58.6%,京东是 22.8%。我猜测用天猫的大部分都会是用支付宝支付吧,用京东的大部分都会用微信支付。而这两个数字恰恰和两个支付平台的市场份额差不多,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方面,支付宝是 48.9%,财付通是19.9%。阿里系把购物做好了,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支付宝的生存。如果购物失守,可能很多用户就会开始习惯微信支付。
如 Benedict Evans 所说,「Mobile is eating the world」。移动购物市场有 200% 左右的年增长,这样的增速是很恐怖的。中国网购交易额也有 45.2 % 的增长。增长的这一部分交易额,支付的时候是增长到谁的头上,这就很关键了。线下支付同样会迎来高速增长,这一战才是支付宝输不起的,这才是支付宝应该发力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击下方的「喜欢」,关注我,或者分享给更多的人。本节目每周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