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寓意
这个小故事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非常生动,在读这个故事时,要深入思考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懂得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愚蠢的。
偷钟的人自以为捂住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存在的,你捂得住自己的耳朵,捂不住别人的耳朵,因此你听不到钟声,别人还是照样会听到。
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做错了事情,即使自己假装不知道,就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
二、从"掩耳盗钟"到"掩耳盗铃"的演化
钟和铃在古代都是常常会用到的乐器,但是,到今天钟已经不怎么用了,而铃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因此,在讲故事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用"铃"来代替"钟"。
久而久之,当这个故事衍化为成语后,就逐渐从"掩耳盗钟"演变为"掩耳盗铃"了。
"掩耳盗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比喻当自己害怕的时候就把耳朵捂上,如同驼鸟把头埋进沙子里躲起来一样。
三、成语运用
【掩耳盗铃】
释义: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掩:遮蔽,遮盖;盗:偷;铃,古代的一种乐器。
近义词:自欺欺人、盗铃掩耳
反义词:开诚布公
运用:事情已经这样了,掩耳盗铃,你以为这样事情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吗?
四、词意变化
"亡"在古代有死亡、逃亡等含义。
"范氏之亡也","亡"就表示逃亡的意思,但现代汉语中"亡"已经没这个意思了,只表示死亡的含义,它的词义变得少了。
这就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意缩小现象。
五、多音字学习
【恶】
1.è
(1)很坏的行为;犯罪的事情(跟"善"相对):无~不作|罪大~极。
(2)凶恶;凶狠;凶猛:~霸|~骂|一场~战。
(3)恶劣;坏:~习|~感|~意|~行。
2.ě
恶心。
3.wù
讨厌;憎恨:好~|深~痛绝。
本文中"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的"恶"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