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逼他们去学习外语,报各类英语培训班,成年人自己在提到英语学习的时候也是感觉很吃力,大部分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走向了一个误区,而且应该不止一个误区。
中国的小孩学英语学不好,不是因为起步晚了,恰恰因为学习的时间太长了。从80后这代开始,很多小孩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英语学习,我相信大部分人现在回忆起来都会觉得可笑,自己当年的老师的英语水平都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准,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本土语言",背几天课就敢教小孩,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多少小孩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英语,又没有人告诉他们学习英语的方向,只是一味着秉承着努力、奋斗、不服输的精神夜以继日的去做题,最后学到大学连四级都过不了。各位朋友,如果你们做一件事情,做了十几年二十年还没有成功的话,你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看法是怎样的?
针对语言,我抛出自己的观点:第一、它是一门沟通工具;第二、语言是打开另一个美学世界的窗口。
作为沟通工具,我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攻克它。我曾经规劝我身边的家长朋友,你们不要去报那些一年一两万元每周上一两节课一节课一个小时的英语班,首先,在大班制的教学环境下,小孩子是不可能通过一周一个小时的上课对英语学习有质的飞跃。这只能增加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恐惧感。第二,那些廉价培训机构的教师水平都是有限的,他们自己的英语都不达标,是没办法给你的小孩打下很好的基础的。我的朋友都问我,那怎么办呢?我给出的建议是:与其每年你都要花一两万元去给小孩子报英语学习,学十年后还学不成,还不如将所有未来要培训的钱拿一年集中去花,去找一个纯外教一对一教学一年收费10万元以上的优质培训,天天在语言环境下训练,这样,半年以后,小孩子自然就会语言入门,一年以后,你的小孩不用再去报任何班,跟着学校的节奏自然走就可以了。
这样,就解决了沟通工具的阶段。
我在大学本科学的就是英语,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对于英语学习都很模式,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观念,我以后又不用它,学习它干什么,还单独开一门课程,真是可笑。后来才发现,我们大学老师在沟通工具的环节基本上都是在大一一年就完成教学了,大二以后没有人会针对你的发音,你的听力,你的口语来进行纠正,直接教的都是些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美哲学,英美艺术史这种类型的课程了,当时搞懵了,不知道英语学习到底是学什么。后来我们一个教授在讲课的时候跟我们说,如果你仅仅把英语当作语言工具来学习,那你不需要来大学,你去专科院校学习两年就可以了,而且口语训练比大学可能更加严格。语言是打开另一个美学世界的大门,掌握了一门语言,就是又接触了一门艺术,很多艺术,在没有语言背景的前提下,仅靠翻译过来的表述,是很难达到相同境界的,这点,我目前仍深信不疑。
所以,语言学习反而成了一件你愿不愿意的事情,这世界很大,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其中又夹杂着那么多的美好事务,如果你决定英语学习很枯燥,那就放弃,成年人除了生活逼迫你,没有人逼迫你。但如果哪天你想要了解另一个或多个艺术世界的美丽,语言应是最先呈现在你面前的花朵。学英语很美好吗?看你怎么理解,毕竟,美国卖白菜的也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