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自己有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除了公司发的不少学习手册,剩下的是我这些年自己陆续买的书。
以前上学的时候在父母亲家里有个柜子,底下有两个双开门的双层储藏柜,里面也有很多书。后来又买了个正常大小的书架,一人多高,于是我可以把书赏心悦目的一本本摆进去,这样每次透过那扇玻璃门我就可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看我的书。我自己睡的那个单人床下面也放了不少书,一部分是用过的课本,我自己的课本我从来不扔掉。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单位过期的《新华文摘》和《收获》。尤其那些《新华文摘》,最早的那本是1976年出版的。
工作后头几年,我自己挣了工资,有了自己能够随意支配的一部分收入,于是我陆续买书,但那时候网购还没有流行,找本想要的书没那么容易,甚至我有的书是在淘宝上买的二手,记得一本冯象的《创世纪》我花了将近60块买到一本很旧的。还有他翻译的《摩西五经》和《新约》我也是在淘宝上找人香港代购的。说起来香港的书真是贵,记得之前找一本林达写的《带一本书去巴黎》,香港书店售价90港币,内地三联版的标价才32。其实在我们这,最不贵的就是书了。
我什么书都看,尤其在上中学的时候,找到好书并不容易,没有网络,没有网店,只能零星的从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新书好书的资讯。我父母对这方面也不管我,我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以至于我在高考前20天学校放假回家自学的时候,我突然在一个邮局前面看到每天有个老头在门口卖过期杂志,大部分是《三联生活周刊》当年8块钱的原价,他那只卖一块钱,稍微新一些的卖两块,于是我立刻在两天之内把所有的16期杂志买了回家。不但我看,我爸也跟着我在那几天津津有味的看,边看还边跟我说:看会杂志记得去学学习啊。说完就继续埋头看杂志了。
我很怀念那几年,虽然我能买到的,有钱买到的,自己喜欢的书并不算太多,但是每本我都会仔细的看完,甚至有的书看了再看。
上了大学,我发现原来图书馆里会有各种最新的杂志报刊,除了你不能将它们带回宿舍,而是必须坐在图书馆那坚硬的长板凳上阅读,另外为了防止有人太过于喜爱而将杂志正本拿走,因此每本杂志都会用线绳固定在桌面上。即使这样,某些特别为人所喜爱的页面也会无故缺失。
后来我发现除了杂志,图书馆的藏书中也会发现一些好东西,比如那阵子我利用精工实习不上课的那20多天把图书馆里大部分日本推理小说都借来废寝忘食的看。而同宿舍的那位山东大汉则恶补了高中时来不及看的武侠小说。我甚至还读了半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原理》。直到后来我们又发现原来学校大门对面的租书店有更新的书可以看。
上班后我有了收入也有了时间可以找书看书,重要的是有了网络,我可以找到更多有关书的资讯,这个改变是巨大的,在互联网上你会发现原来有多种多样的书可以读,而不仅仅只是报纸或者书店推荐的那几本畅销书,于是我在看了卡夫卡的几个短篇小说后,我又去买了他的长篇《心灵的焦灼》,翻译的非常优美,以至于我本打算分三次到五次看完,结果竟然从晚上八点看到凌晨三点,将它一起读完,于是我去买了所有能买到的卡夫卡的书,有短篇合集,有长篇小说,有回忆录。
《南方周末》上面的书评以及专栏也是一个好的渠道去知道好的书以及好的作者。从这份报纸上我知道了那个爱吃的胖子沈宏飞,以及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连岳,于是我先后买了他们的书。最重要的是知道了一位对英语文学以及西方法律颇有研究的学者冯象,他也曾在《读书》以及《书屋》上发表过很多很有水平的文章,于是我又去找他的书来读,他的书出的并不多,并且很多因为专业性较强,销量并不大,因此找起来并不容易。那本原价20多块,二手要接近60块人民币的《创世纪》就是我在淘宝上找到的。最后,等到他将《圣经》全部翻译完,我在淘宝上全部买下,香港牛津出版,精装本,很厚重,纸张很好,并且在正文中带详细的注解,这使得我有半年时间都在慢慢读这几本《圣经》。
当亚马逊的KINDLE一代在中国还无法通过正式渠道买到,并且据说不支持中文时,我买了一个ONyX的寸电纸书,纯白色的外表,只有一个大大的圆形导航键,设计的很有苹果范,原生中文,支持SD卡,有手写笔,支持各种格式的电子书。那是2009年,当时想像一下可以在这么小的一个东西里面随意放进去上千本书,但却不会增加哪怕一克的重量,你可以将它塞进随身携带的包里带到任何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它看上几页书。我顿时觉得我应该看更多的,范围种类更广的书,当你有了这个可以塞进去上千本书的东西,你就想先拥有这么多的书,于是我花费大量时间游荡于各个电子书资源论坛,看到好的就拖进去,当看到这本电纸书中长长的数目,觉得是一种拥有的满足感。虽然我大部分没有读过。一开始以为不习惯那种电子书的体验,但我发现,当多了一种选择后,我反而读书的时间更少,也许是在更新固件,装装看起来牛逼的辞典,或者继续在论坛中游荡,找找有没有被我遗漏的更好的书。同时我仍然在买纸质书和杂志,但我买的更少了,因为我有了免费的电子书,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看书的时间更少了。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刷系统装辞典上,这倒有一个好处是当我有了我的智能手机时,我去刷系统装软件轻车熟路,但实际上两年前我觉得那对我并没有多大用处,无论是更多的电子书还是更多的软件来说,我只是在装进去拥有的那一刻有短暂的愉悦,但过后我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使用和阅读它们,因此它们并不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持续的愉悦,于是我会继续寻找更多的电子书或者软件,去主动寻求刺激,兴奋。慢慢的这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并且我觉得我已经无法再静心下来花很长一个时间段去阅读下载的或者买来的书。甚至去打游戏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
大概在两年前,当我上一部苹果手机的系统进行升级后,我不再越狱,因为装进去的那些所谓牛逼的并且不花钱的收费软件大部分我用不到。但却会占用我大量时间。而电子书论坛我也渐渐不去了,即使是网上找书,我也只需要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实际上当IPAD1在发售大半年后,我拥有了一台,然后那个电纸书就很少用了,毕竟它不是彩色的,屏幕也不够大,不可以上网,不可以打游戏。那是自然而然的,就很快弃之不用了,不需要什么理由,我甚至还在内心中为自己找了很多挽留它的理由,比如专注看书,比如不伤害眼睛,比如更轻便,但这实际上没有延长继续使用它的时间。当几个月后这个事实无可挽回的发生,当我发现我再也找不出理由后,我决定为了继续发挥它的预热而不至于放在我手中被彻底冷落,我将它送人,并且附送了SD卡中几百本辛苦下载的书籍。
到今年三月份,我买了第三个IPAD,我至今仍旧认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你或许资讯,知识的方式变得非常容易,因为它的操作系统,因为它的轻便。以至于我父母拿着它只需要我简单的教几次,他俩就开始乐此不疲的用手指不断在上面滑动,找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开始只是在上面看我下载进去的电子书和杂志,当家里设置了WIFI后,当我装了几个新闻客户端后,他们更乐意自己去寻找喜欢的文章去读。
而我渐渐习惯于在几个阅读器上面买电子书,跟下载的电子书不同,那是一种更好的体验,排版,字体,纸张的选择都更让人看着舒适,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同步进去。比起来亚马逊的买书流程,我觉得多看,豆瓣更好,亚马逊甚至不能支持用苹果账号付款,而电脑网页上面若非仔细寻找,你只能一眼看到购买KINDLE或者平板电脑之类硬件的链接,而无法找立刻找到购买电子书的标识。我使用更多并且感觉更好的是多看以及豆瓣阅读,并且我发现亚马逊在电子书资源方面也不见得就更多。虽然它们家的纸质书资源更丰富,并且送货很快。我最近买的大部分纸质书都是在亚马逊购买的。
有了前面的经验,我不再醉心于一次性拥有很多书,却没有去读完过任何一本书。阅读器里面,IBOOK里面有那么十几本书就足够了,有几本是工作用的手册,可以随时用来查阅,有几本是经典大部头书籍,时不时的看上几页。还有一些是没那么长的,写的有意思的书,一本本的慢慢看。既然作为电子书,没有了具体的形式,它更重要的存在目的就是它的内容,你仅仅拥有它,那并不算真正的拥有,你无法触摸到它,它甚至可以说不具备一丁点的物理质量,因此你唯一可以拥有它的方式就是读完它的内容,然后你就可以删掉它,为下一本书腾出空间了。
我仍然在买纸质书,并且渐渐的喜欢那些装桢印刷精美的书,这也是它跟电子书真正能够区别开来的地方,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一本纸质书,也许你还没有读过它的内容,但即使只是看着它的样子,你就知道你拥有了它,而一本好的书,更值得你拥有,不单是内容好,更要印刷装桢好的让你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