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堂是真的吵。每个餐桌上都在讨论不同的话题,食堂音响里放出的歌也时不时地蹦跶出几个调子,甚至打饭的时候都要刻意地凑近打饭师傅才能听清。
我和舍友们终于在人海里挤出几个空座位。几个人都在默默地吧啦着碗里的饭,没有谈论没有言语。我急躁地在心里想着尽快吃完,尽快离开这鸟窝也似的食堂,心情也随着那卡带似的音调莫名的烦扰着。
当我把碗放下又拿起筷子的瞬间,有个舍友刚要起身又随即坐下。这时我才发现,其他舍友都已经吃完,却都在默默地等着我。刚刚要起身的舍友也是以为我吃完了才要离开。他们也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呆,但他们仍然心平气和地等着我。也不知道是害羞还是感动,心中五味杂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别人也没有义务要一直等着你。每天早晨他们生怕吵醒你而蹑手蹑脚的洗漱声,每次打扫卫生顺便把你的那一片区域一齐清理,甚至是当你没去上课却点了你的名字时的一声“到”,这些都是你应当笑对生活的理由啊!当你把目光停留在那些嘈杂烦心的事情上,你的心境只会比琐事更加杂乱不堪。当你怀着感恩的心去嗅一朵花,去捧一片雪,去待一群人,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个世界。
2.
那次打完球回到宿舍才发现,衣服上不知什么时候被撕出来一个口子,这在球场上也并不少见,可以对于我这样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来说可真的是棘手了。没办法我也只好到宿管阿姨那去借一些针线胡乱缝补。
当我提出要借一些针线的时候,阿姨眼睛停留在我衣服的豁口处:“小伙子你会缝衣服不,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补上吧,你们这些小子在外地上学,也可真够让人心疼的。”
阿姨的一句话让我剧烈运动之后狂躁的心平静下来了,一股融融的暖意游丝在心头。在之后和阿姨的攀谈中我才知道,她儿子也和我一样在外地过着“让人心疼”的大学生活。
就算是形如陌客的宿管阿姨,也都会让我对这个我曾经抱怨着的世界微笑相迎。
3.
前两天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
“喂”。一个故意压低着嗓子的声音。
“爸”。我几乎是没过脑子,条件反射般脱口而出。在说出口的一瞬间,我有些后悔,爸的手机号好多年都没变过了,况且叫错了爸那可真是太尴尬了。
“果真是听出来了,哈哈哈……”电话的那头,是一个成年人像是小孩子得了小红花一样欣喜的笑声。
笑了许久之后,爸终于说道每次打电话都要说的一句话:“你妈想你了,非得叫我给你打这个电话。”像是辩解着什么。
而每每这时候,妈妈也总是要抢着说上一句:“我就是念叨念叨,没想给你打电话,还没絮叨完你爸就把电话打过来了,没耽误你什么事吧?”也像是在辩解着什么,除了辩解,还有一丝的试探。
在我而言一声无足轻重的“爸”,却让那个渐渐老去的父亲心中乐开了花,也许这一天他都会因为这一个字而鼓足了干劲,甚至拿这件事当作一个和同事们炫耀的“资本”。
4.
又记得那次在公交车上无聊,在微信上和妈妈聊天,妈妈发了一条语音过来,我不耐烦地讲到公交车上不方便听语音消息。妈妈又似乎很愧疚地解释道:“打字打得慢,怕你等的着急。”
下了公交之后,我把手机揣进兜里,便忘了还在和妈妈聊天的事情,等回到宿舍才记起。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想到通常这时候她应该已经睡下了,就只发了个晚安过去,没想到妈妈却秒回了我消息。我半开玩笑:“还叫我早睡,你自己这不也在熬夜。”“我光等你消息了,都快睡着了”。冰冷屏幕里那温暖的文字顿时润湿了我的双眼。
现在的我,终于不像大一的时候,一碰到点事情就要给家里打电话诉诉苦,向宠我惯我的爸妈抱怨着那可有可无的鸡毛蒜皮。
我知道了一种亲情,叫做报喜不报忧。
我知道了一种牵挂,叫做每周一次通话。
我知道了一种思念,叫做微信里爸妈发过来的鸡汤和干货。
我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人有责任的对你付出,每个人的出现,你都应当感叹到:“有你,幸甚!”
为什么现在才发现遇见了你们,是生命最好的事情。
与你们相遇,好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