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
描述:两个相互隔离的囚徒A,B接受警察审问。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则两人均判1年有期徒刑;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均判5年有期徒刑;如果A招供,B抵赖,则A无罪释放,B判5年有期徒刑。
分析:对个体而言,招供最有利。对集体而言,抵赖最有利。
走出困境:订立合同,加入惩罚机制,以增加招供的代价。即如果招供,则会受到相应惩罚——如赔偿金、被追杀等。
电车难题——
描述:
版本1: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杆?
版本2: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有一台刹车损坏的电车。在轨道前方,有五个正在工作的人,他们不晓得电车向他们冲来。一个体重很重的路人,正站在你身边,你发现他的巨大体形与重量,正好可以挡住电车,让电车出轨,不致于撞上那五个工人。你是否应该动手,把这个很胖的路人从天桥上推落,以拯救那五个工人,还是应该坐视电车撞上那五个工人?
分析:关键在于你是否要有所作为(参与这次事件),如果拉杆或推下路人,则道德上表明你主动参与杀人,但会造成更少人死亡;如果无所作为,则道德上表明你没有参与该事件,但会造成更多人死亡的客观事实。
方案:
1.按照功利主义,会挽救更多人,但存在如下质问:
①“多数人的利益比少数人更重要”VS“少数人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每个人的价值有所不同,无法预料到这五个人中是否有穷凶极恶的坏人,也无法预料到另一人是否是个天使。
②如果不是你的参与,另一个人是不必死的——你让另一个人遭受无妄之灾,操纵了他的生命。
2.道家“无为而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听天由命。《三体》程心的选择,当前最正确的选择,却导致人类最终的灭亡,命运无常,不能强求。
Robert Nozick 的「体验机」——
描述:
假设有这样一台「体验机」,能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体验,了不起的神经科学可以模拟你的任何大脑活动。
所以,你可能真以为自己正在谱写名篇、和华莱士谈笑风生,或者正在在刷无聊图,但其实你只是浮在一个水箱里,脑后插着电路管线。
你会不会一辈子就这样,预先写好自己一生的剧本?当然,你不会知道自己只是一缸腌菜,真以为自己正飞黄腾达……那最后你会插上管子么?
[感觉像盗梦空间、阿凡达]
分析:什么是人的尊严,什么才是真实的?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普遍观点:或许应该插上管子,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宇宙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而且时常被无意义的环境包围着,苦难和折磨,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本质上要更好的选择——哪怕那是人造的。
特修斯之船——
描述:
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期间不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那么,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
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分析:
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
观点: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