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 三分钟热度本人

每次看到“自律”两个字就觉得和自己无关,而三分钟热度大概就是本人。有一次话题是坚持的一件事,我想了很久想出来的就只有阅读和输出,经常因其它事而推迟压缩中断,晨起锻炼也因为需要提早上班而改为了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

报名参加的课程,练习了一本的字帖,还有开了几个头的书,理想中自律的自己被现实中三分钟热度的我排挤到某个小角落。

越堆越多的书,压箱底的字帖,还有写了又改的计划。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看似努力却只是低效勤奋地重复做会做的事情,距离想要的生活并无走进一步的时候,自律是改变的第一步。

微习惯,开始自律的第一步。

微习惯要求是做不到都想笑的数量,不需要占有自己的多余精力和考虑时间,但要具体,例如练一页字帖也难,就半页,半页也觉得累就十个字,直到只打开字帖这样简单的习惯也可以。

健康并非锻炼一天就能成功的事情,讨厌出汗的我首先选择了每天深蹲5个开始,记得的时候就先做了,而且一般是会超过5个的,后来觉得既然深蹲了,家里的哑铃也找出来瘦手臂,最后是身体伸展。

本来只是5个深蹲而已,1分钟都不到的事情,到最后可能是做了30分钟的运动。

效果是最好的鼓励。体重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裤子也不紧了。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对英语是又爱又恨,想能听会写却又因荒废多年而害怕失败。看到别人每天打卡背单词,练习演讲也心生羡慕,跟着下载了n个APP,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了一圆读原版书的梦想,研究了不同的方法,微习惯+微目标+奖励这个方式适合容易放弃的我。

花费每天10分钟左右每天打卡做题,现在已经坚持49天了,我自己也没有想过可以坚持这么久。身边的朋友看到我每天打卡,也跟着我的朋友圈每天点赞,监督我,有一位也因为我每天坚持也加入到打卡行列,这是自称三分钟热度的我意想不到的。

可行,有监督,有反馈,有人陪,是坚持的原因。

原来坚持只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就不会太累,还会因此感染身边的人也一起行动。

改变是悄然而来。前几天培训有一个PPT是中英文的,大家都在看中文的时候,我不自觉地忽略了中文而看英文,小声读着理解。

但转换到全中文的PPT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是在看英文,虽然有些单词不认识,但不适感和不安都消失了。

合适的方式坚持,让自律变得可爱些。

高中历史老师送的“慎独”两个字,一直鼓励高中和大学的我,前几天收拾房间时又把那张变久的便利贴找了出来,贴在了书桌上,告诉自己不要因为独自一人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告别三分钟热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