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和不同的人说话,然而可以看到很多人并不具备很好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与西方不同,东方人比较含蓄内敛,导致在表达能力这块也比较欠缺。
从过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到最近的奇葩团队《好好说话》,这些书的畅销也说明了社会整体都意识到说话这个看似再正常不过的能力需要去提升。
最近看的这本台湾赵匡宇老师写的《别让不会说话害了你》,里面也讲了一些公众演讲和平时说话可以去提升的一些小技巧,举的例子也和生活很贴切,在演讲这块有兴趣的可以翻阅学习。
有意训练自己当众讲话的能力
现在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我想很多人应该是跟我一样,当面对一个麦克风或者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你站起来分享你的想法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下意识的躲开。而跟很多事情一样,你越是不去做,你就越是很难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在这里我不想说一些从小口吃然后变成演讲大师的励志故事。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有意识的去练习把我们置身到这样一个情境当中,当众说话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可能会很紧张,可能说不好,第二次可能也说不好,但是第三次第四次,我们每次都总结经验,每一次都有一定的提升。以后在面对这样的状况的时候,你就比那些永远也不敢站起来的人更能够掌控这样的局面。所以,抓住这样一些机会吧,让自己一点一点克服障碍,勇敢表达自己。
紧张?→兴奋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某次需要面对多人演讲的场面之前,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地紧张,不管自己准备有多充分。这里要告诉大家,这种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有了这个心理之后,我们或许可以更加接受这样的情绪。接下来深呼吸一下,然后闭上眼睛告诉自己,我现在不是紧张,而是兴奋。我很兴奋自己即将要发表一个精彩的演讲,我已经能够看到下面掌声一片了。
这样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读,就能让你有一个不同的心态去面对。
背景调研
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演讲之前,他和主办方沟通不是很顺畅的情况下来到现场,发现讲的话题很显然不适合这群听众,于是现场决定换个更适合他们的主题,并最后赢得这些人的掌声和认同。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做任何一次分享之前,都需要做好相关调查,你要了解你面对的听众的年龄层次、最关心的话题,如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内容怎样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然后预估现场大概会有那些突发情况,该如何去应对。把这些状况当做你的一次历练,一次机会,一次开始,你又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自己临场应变的能力了。
心锚
心锚这个词源于NLP(神经语言学),指的是透过某些气味、声音、手势、动作、话语、想法等媒介的触动和引发,让我们迅速转换自己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以渡过眼前的低潮或难关。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触动你某种感觉、想法和回忆的催化剂。
现在想想,听到什么样的音乐或者闻到怎样的气味,能让你在瞬间充满力量?试着有意去收集这样的“充电站”,在你意志消沉的时候,在你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在你心情一片黑的时候,试着唤起这个武器,打死那只让你差点倒下的怪兽。
在演讲中,我们不免也会碰到一些做得不如意,得不到鼓励,没有人支持你,或者结束后得不到正反馈的负面情绪。这些都需要用到正面的心锚来让我们重新上路。作者提到他个人的心锚就是看《三傻大闹好莱坞》和《洛奇》,或者可以看看 Nick Vujicic 的视频,这些都能让他从低谷中回到正轨。
一遇到挫折困难时就拿出来听,拿出来看,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等习惯成为自然之后,你只要闭上眼,花个十秒在脑中想几个画面,立刻就能神采焕发,精神抖擞,微笑面对眼前的失败和挫折。
模仿
据说,很多事情最好的练习就是模仿。我们活在一个网络资源十分发达的时代,更要善于找到你所要的资源。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经典的演讲视频,比如国内有马云,俞敏洪和一席的一些分享视频,国外有乔布斯,奥巴马,杰克坎菲尔和作者提到的安东尼·罗宾,反复地去听。在看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的语气,停顿,手势,整体舞台呈现。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就是他们,如何把自己想象成已经把他们所有的演讲技巧都学到手了,比一般人厉害的演讲达人。这样,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让自己不至于太紧张,增强自信。
日常练习
要掌握一门技能,都是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每天给自己安排一到两个主题,在你刷牙,走路,等车坐车的时候,都把你想好的主题用演讲的方式说出来;平时也需要积累,在地铁在杂志上在网上遇到很有感觉的句子和段落,最好能够记录下来。在当时就把这些好的语句大声朗读出来,并想好以后在哪种场合哪个演讲中能够用到。
另外,每天还有一个练习就是每天找一篇好的文章。在看某一段或者几个句子之后,用自己话将这段文字再复述一次。一开始可能有些困难,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组织,从30秒开始练习,慢慢到一分钟,2分钟,最后变成10分钟的短小的演讲。从一开始的几个句子到一段话到一篇文章,长此以往,就可以慢慢提升自己把演讲当中最重要的“人事时地如何”的技巧。
插上想象的翅膀
生活中的一切皆为课堂,处处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在生活中就要我们善于洞察周围的一切,进行加工思考,变成我们的案例。在看电影的时候,把自己置入当中的角色,想象一下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去解决,是否换一个方法会比这个人物的处理方式要好?
同样的,在看综艺节目,走在路上,在电梯间在地铁中都可以看到周围人有不同的对话和跟你有不一样的经历,看看他们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你也正在经历这样的事情,以后同样碰到的时候相当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了。
行动比方法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开始一件事情之前,先找下做事情的方法。然后突然有一天发现,我整天就是在看各种方法,我笔记软件里面躺了N种时间管理、如何写作、如何跑步、怎么看书诸如此类的方法。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面,却是少之又少。
所以作者认为,大部分的人,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去做,去行动。有多少人都是嘴巴上讲着我需要早点睡觉,我要减肥,我要学好英语,回头就把这些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优秀的人行动力都很强,快速行动快速试错,再做调整。所以我们经常听到那句话,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行动起来吧,在你还走得动还有兴趣的时候,永远不会太晚。
参考书籍《别让不会说话害了你》
作者:赵匡宇
handsome
201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