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记下来一些特别的学习体验。整理成此文:
- 工具不可喧宾夺主
无论电子笔记、纸质笔记,还是思维导图,都只是工具,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知识放进脑子里并且理解消化。别犯完美主义病,让笔记怎么记这种细枝末节排挤掉你真正消化知识点的时间。
当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应该“轻装上阵”。不用非要把计划都列好、什么都准备好再开始。就凭着初始的那股热情钻进去学就是了。学习过程是1,工具是0。学习和创业一样,要抢占先机然后果断地、迅速地一头扎进去不出来。
一个关于心态的实践:
这样的事常在我身上发生:前一天晚上想好转天6点起床,睁眼发现已经8点;或者计划8点出宿舍结果又晚了半小时。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恼怒地在心里责怪自己许久,并且不会给出有效对策避免再犯。其实这是种极为消极的心态,因为对自己的责怪并不会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会因为情绪低落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节奏。
</br>今天我一样是起晚,但起床后我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边忿忿地埋怨自己、觉得自己好差劲、为什么又一次没达成目标、质疑自己是不是永远做不到理想的那样、质疑是不是永远成为不了自己理想的样子,balalbala各种。相反的,我没有像往常那样频繁看表、一遍遍提醒自己已经迟到,而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前一天拟好的计划,起床,刷牙,洗脸,护肤,按摩肌肉,一切有条不紊。出门时虽然已经很晚,但我心情并不像往常那样差。买了早点来到实验室,我继续有条不紊地边吃早点边浏览公共账号。意外的是,这个“迟到”了的早晨,我竟反而学得很纯粹、投入。在浏览公共账号的文章时我发现了一个不了解的术语,然后开始了网络搜索,可是却像走迷宫一样,每次想要搜索一个陌生术语,却在过程中发现了更多陌生术语。我很兴奋,我像一台执行着深度优先算法的机器,不停地解锁更多的谜题,乐此不疲。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多,早上打开的那篇文章还停留在原点,因为我的“谜题”还没有全部解答完,可我一点挫败感都没有。相反地,我觉得无比快乐充实。我想,学习就是应该抱着一种不慌不忙的心态,像孩子一样不停地发现,获得持续的乐趣。我想我发现了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攻克难关
当读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或论文时,常常看着看着就头大,接着就走神了,这时,是不是应该先了解下基础知识作个铺垫?或者,先把这篇文章放一边,挑一个头脑特别清醒的上午再去攻关?
</br> 第一次读关于谱图理论的书籍,看了一节便再看不下去,只觉晦涩难懂。我认为我不可能弄懂这些恼人的数学推导了,遂放弃。可是转天,当我重振旗鼓想再试一次,我发现昨天晦涩难懂的公式竟然变得不那么“高冷”,我有能力弄懂它们了!这大概就是“学习之道”中所说的,当进行了集中的专注思维训练之后,虽然去做了别的事情但大脑仍旧在不知不觉地进行思考,于是当你再次看书会觉恍然大悟。看来啃书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不懂也要坚持读下去,然后明天再读一遍,假如再不懂就再读一遍……总有一次你会“恍然大悟”。拒绝乏味
于我而言,单纯地输入很快让我感到乏味,而如果输入和输出结合——边看边写写画画,则让我长时间保持兴味。
</br>比如,每学完一节就去回顾一下刚刚自己都学了什么,然后把自己当做老师试着讲述一下。假如有哪里想不起来、讲不明白的,就立即翻书回顾。慢慢进步总好过原地站立
做了就比不做强:搜索引擎对响应速度和返回结果相关性的要求极高。想象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其返回的结果总不尽如人意,那么用户肯定会逐渐流失。在我的固有认识里,这样的公司就不应该成立;但其实我错了。一家软件公司可以在起步时很糟糕,问题频出,但仍旧比因为预见到了困难和不太乐观的前景而选择不前进要强。一开始糟糕并不是什么坏事,把现有问题充分暴露然后改进,这才是一个geeker该有的思路。没有最好的代码,只有更好的代码,在不断的试错中一直进步,才是“成长型思维”。
这些体验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但我相信他们是我探索高效学习方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