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黑豹》,同样我也很喜欢《狮子王》,也很喜欢《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是的,我对于莎翁式的情节,难以抗拒的喜欢。然而这部电影的争议,却远超出情节。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这虽然是部“有色”的电影,但我们应当除掉“有色眼镜”去看。
这部黑人主演的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上映之前,在北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烂番茄网一片飘红,那时的我也很期待。然而上映后,在国内的评价却一般。究其原因,还是“政治正确”四个字,这四字如一把利刃高悬其上,好坏皆因它。对于美国的种族问题,我研究不深,不敢多言,但是对于一部电影,我始终认为不该因“政治正确”而粉饰其缺点,也不该因“政治正确”而忽略其优点。无论是“政治正确”,还是反“政治正确”,都是带上了有色眼镜,都是我所反感的。
回归电影本身,这种宫廷政变的戏,很难说有什么出彩的点,却很吸引我,或许是因为对这种套路还没厌烦。电影情节的套路,特别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我们其实已经很熟悉了,启程——历险——受挫——崛起,大致就是如此。好的电影,要么在套路上拍出新意,如《银河护卫队》;要么就是将套路运用到极致,让人挑不出毛病,如《神秘巨星》。在我看来,《黑豹》属于前者。
《黑豹》并没有新在情节上,而是新在仪式感。电影就是给观众一个梦,而这梦越是真实,电影就越是好看,比如我很喜欢的两场决斗戏。第一场决斗完整地呈现了王位挑战的整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所呈现的非洲元素,包括服装、配乐就已让人耳目一新,而仪式感十足的挑战过程,更是让人愿意相信瓦坎达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仪式感是通过演员的台词、场景的塑造、仪式的流程等来塑造的,细节上的精致使得真实感更强,用大白话说就是让人觉得“真有那么一回儿事”。
也许正是这种细节上的充实,才让套路化的情节变得合理可信,也让电影更加地吸引人。当然套路化的情节难免会出现问题,在观影过程中,黑豹的复活就让我觉得突兀,毫无虚弱感的满血复活,实在是不真实,哪怕影片中有着心形草会给人超强力量的解释,也还是太突兀了。还有一处让人比较失望的是动作戏,看超级英雄电影,主角如何酷炫地打败反派是一大看点,也是观众的期待点,然而就像之前一些影评所说,精彩画面都已经在预告片里呈现了,正片中亮眼的动作戏并不多。
正片中亮眼的反倒是配角们,无论是女将军还是反派,其魅力都有些超过主角。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主角的个性太平面了,过了这么久我再回想二刷的记忆,竟然没有多少关于主角的点。主角的性格展示只有两处印象比较深刻。一是老国王评价主角善良,说他会为善良所误,而这几乎是正面角色的共同点。二是主角得知反派身世后的一系列反应,尤其是在复活时质问老国王的那句怒吼,这是主角从封闭传统走向和平开放的转折点。细细想来,还是觉得遗憾,这或许也是套路化的弊端,人物的性格容易趋向平庸。
诺兰认为《黑豹》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我虽然没觉得《黑豹》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万一真的提名了,怕是反“政治正确”的人会是骂声一片,而更可怕的是某些藏在反“政治正确”背后的种族歧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