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杨阿姨来到家的第三天对我说:“你女儿太精明了,这样不好。”当下我也一愣,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小婴儿,能怎么精明?后来发现,她并没有把这个词当作贬义,只是担心太过聪明,慧极必伤。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是现实是没有人真的敢去这样祝愿一个新妈妈,就算是对方自谦只要孩子平安快乐,识时务的人必然不会说“是啊,做个开心的拾荒者也不错。”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漂亮可爱,聪明伶俐。性格要坚强,这样才能勇敢面对打击——但又不能太过自我不听父母的话;最好是教什么学什么,一气儿全部接受——但时不时的还得有所创新,方便日后成为科学家。这种种好处和美德,恨不能占净。
我的女儿刚刚要满一周岁。即便如此,她已经背负了很多祝福和祈愿。只要她流露出一点儿比别家孩子更敏锐的地方,周围就会有声音提醒我“你可得好好规划教育方法啊,不能浪费这样的好苗子”。如果这样的声音有重量,那她已经很难将自己的小身板撑起来了。
每当有需要她在人前表演的时刻——无论提出要求的是热切的长辈还是快要失去耐心的老师,我都暗暗希望她能不配合。随心所欲在长大以后是很难的,把这个时间延长一点不过分。
比起带她出门去,我更喜欢观察她自己玩耍的过程。比如垒积木:当她尝试前两次的时候不能去帮忙,不然她会因为被打断而生气。但如果到了第四次她也没有成功,这时必须马上提供帮助,不然她也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生气。她的性格已经很明显了,要独立,但也要有人支持。对此我很感慨,这样一丁点儿大的人,已经不可能轻易地糊弄过去,那些试图掌控自己孩子的人,是多么的无知到令人生畏。
有孩子之前,我没有期盼过她。有了她以后,我也不是时刻在场的母亲。即使目前全职,我和她相处的时间也只是白天的几个小时。她的其余时间被分配给了爸爸、外祖母和保姆。对此我并不遗憾。她的未来不全都是我,我的幸福也不全维系在她的身上。她从我这里获得的快乐是别人不能给予的,但别人对她施加的影响我也无法去除。
一个为她兜底的人,我准备将自己这样定位。至于她要怎么定义自己在我人生中的分量,就不是我能干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