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之处,两位少年激烈的争论着《斗破苍穹》和《红楼梦》两部文学小说的艺术水平高低造诣。
一位说斗破就是垃圾,另一位却说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更偏爱斗破呢?而且斗破的作者以如此年纪实现人生巅峰,美酒夜光杯,醉卧美人膝,试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
辩论的可谓是不可开交。
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诗人阿尔奇洛克斯曾经讲述过一个狐狸和刺猬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狐狸知道很多事,应对变化,游刃有余;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并且专注于此。
两者在应对危险的时候所采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狐狸会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随机应变,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来应付。而刺猬,总是采用同一种方式来应对威胁,那就是将自己蜷缩成一个球。
无论承认与否,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狐狸,渴望通过捕捉这个时代的流行情绪,来获得自己在商业或者其他领域的成就。
于是,风口这一概念逐渐流行起来,人们鼓吹站在风口上,猪也能够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一批下海的人,如今部分人都已成为房地产大鳄;2003年电商崛起,各个平台呈现群雄逐鹿之态,但大多数都死在阿里免费策略的横刀立马之下;2012年后逐渐流行起来的微商以及之后共享经济的概念,都是人们在试图捕捉的时代需求。
可是很多人都没有那样的视野,就像马爸爸说的那样,站在风口的边缘,大部分人都经历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以及来不及四个阶段。
综上,想要成为狐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经历不断的试错以及迭代,需要充满好奇,去不断的汲取和总结,思考和复盘。
商业化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力量,当某一个产业被商业力量涌入的时候,就会变成为一股匪夷所思的洪流,所以接着回到我们上面所讨论的话题。
《斗破苍穹》这部小说,如果放在艺术价值上来看,许是差了《红楼梦》并不止一个量级,但是它却抓住了当下网络文学兴起的流行因素,我们称之为“通俗文学”,外加现如今很多青年人内心深处的焦虑游荡在没有羁绊的精神世界当中无所着落,而它却正好提供了当下人安放焦虑心情的舒适场所,流行起来,完全合乎于情理之中。
是起点造就了《斗破》,还是斗破成就了起点,作者认为都不是,真实却是,人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以及商业化力量的涌入,给有此精神需求的人创造了一个有所着落的温床。
资本,有时候更接近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资本的力量会趋向于渴望需求的地方,商业上的成功更多的是满足这时代所产生的流行情绪,艺术也往往立足于此。
当然,那些不知道讨论本身水平高低的争议,很多时候也需要去站在每一个时代所产生的流行情绪当中去思考。
不同的年代,包括自己本身所处的年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判断,也许多年之后,在回头看这些问题:
也许将尽付诸于笑谈之中。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趣读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