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孝经》打卡(40)

纪孝行章第十(2)

原文: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白话: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

解读:上堂课我们讲“事亲五事”是说孝敬父母,子女必须要做的五件事,今天是说孝敬父母,子女绝对不能做的三件事。

第一就是“居上不骄”,身居高位不能骄傲蛮横;第二“为下不乱”,为人部下不可以为非作乱;第三“在丑不争”,在鄙俗的群众当中,不可以和人愤争。平常我们在家庭或社会上面对人,每个人的位置,不是上就是下,要么就是与人平等,这就提醒我们,每个相应的位置上都有要警戒的事。

居上不骄”是指做领导的、在单位团体中成绩突出的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不骄傲。玄宗注解说:“当庄敬以临下也”。对待下属、不如你的人,哪怕是晚辈,也要常怀谦卑恭敬之心。为什么不能骄?“居上而骄则亡”,亡就是灭亡,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自古至今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案例。居上位的人一起傲慢之心就会招致别人的不服,骄慢,就是一个人堕落、灭亡的开始。为什么会招致灭亡还是有人会傲慢?这就是对骄人的祸患认识不够,再一个人有了权势,会有人吹捧,忘了反省,就自以为了不起了,福分也就随之大大减弱。我们记住,哪怕是十分亲密的朋友,除非他有心胸度量德行能容你,否则,你只要一现骄泰,轻则远离,重则打击你,骄可以让你的人际关系迅速破裂,让你的人际环境迅速变得危险。任何时候,你想得罪人、不想好好过了,不用做什么,只要对他骄傲一点就行。父母是过来人、有经验,他深知骄的危害,对于骄傲的孩子必定会极端的忧虑。孝子不能骄。

在下位的人关键是不乱,不捣乱、不做乱,更不可以叛乱。“不乱”首先就要心里有规则法度,不仅是待人恭谨,做事情也不能粗心大意,行为上不能放逸懒散,这都属于乱。

在下位的人该怎样呢?“当恭谨以奉上也”,“恭”就是恭敬,“谨”是谨慎,恭慎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需要长时修习,才能养成习惯。孩子从小在父母身边恭敬父母,听得进父母的劝告,才容易中规中矩。如果儿女习惯于顶撞父母,到了学校就敢顶撞老师。哪里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想推倒,按自己的来,这是容易为乱。

现代社会很多人分不清,“以乱为勇”。小孩敢顶撞父母,下属顶撞领导,他觉得这是勇敢、有胆量,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光是敢做,没有了义,就是乱;小人有勇无义就是盗贼了。这个盗不光是指能抢人东西、偷人东西,他心里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赚人便宜,可着自己的性子,心里不重视规矩法则,这都属于盗。盗心在,小人就行险以侥幸,做事情不按章法来,自己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是盗心没有断。

义就是标准,该做的就去做,不该做的不做,譬如说父慈子孝是标准,那么你就要克己复礼、把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情绪放下,守慈行孝这才是勇。真正的勇不是拔刀而起、挺身而动,更不是敢乱来,君子之勇一定是顺着义、顺着礼,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压住。居下位的人,对诸侯而言是臣子,对于企业来讲是员工,居于下位的人,最根本的要心中有规矩法度、谨慎行事。心中没有规矩法度、任性,就容易乱,乱就容易遭受刑罚。

任何人都得守规则法度,越是高位的人越是要恭敬谨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却可以安然地活在人的世界里,这样的根本不存在,孔子也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常态之下,一般人处在上位,最容易有骄傲之态,在下位的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谨敬,而在鄙俗的大众当中就容易争。圣人教诫“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孝子一定要养成这种心态。否则无论在上位、下位还是大众当中,一定会召来灾祸,让父母担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一起恭读原文:“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上...
  • 继续《孝经》第十章学习,“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上堂课我们讲“事亲五事”是说孝敬父母,子女必须要...
    遇见哲美阅读 761评论 0 0
  •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之二 【原文】“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白话】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
    陈建军阅读 1,435评论 4 2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55评论 1 16
  • 《四书五经》古文附译文经典全本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中国儒家经典书籍。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
    文龙1988阅读 4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