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起来,她说最近一直在琢磨离婚的问题。我有些诧异,她先生我是见过的,好脾气,大方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我问至于吗?朋友开始了涛涛的愤慨陈诉。大概说的就是有了二宝之后,发现先生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没能担起身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听完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拍拖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能不能聊得来是重点,也就是常说的三观一致。然步入了婚姻殿堂,除去三观,有没有责任感便成了首要的问题。婚姻更多的就像组队打怪,一个人能打怪,身后还有俩小的要保护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自然希望队友能够施以援手,共同给孩子打出一片光明前途。这时候,如果队友只顾自己,完全不顾对方的节奏,对陷入险境的孩子也视而不见,这个组队也就失去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就更气人了,老娘在单位辛辛苦苦,下了班还要化身超人,先去买菜,再去接娃,一边做饭,一边分身给大宝辅导作业,还要应付二宝时不时的屎尿突击,简直开启了哪吒三头六臂功能。而先生呢,在一旁沙发上摊开身子,享受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副入定的安静美男子状!你说那就请先生协助啊,请了十年也依旧本性不该当初,想起来就是一阵窝火。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几十年前就道明了婚姻真相,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几十年过去了,也依然被世人奉为圭臬。围城内的人都忍不住要对进入围城里的年轻人们喊话,还是要找个能够共同打怪的伙伴,以免进入围城之后,腹背受敌,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