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共情重要吗?我们大概都会回答重要。
若问,共情是什么?我们大概会说与孩子感同身受。
若问,共情怎么用?我们大概会低头思索,然道出做法一二三。
跟随学习的陈老师一直强调父母的同理心,让我们要真正的共情,给孩子真正的抚慰。这点其实很难,虽然我们对其道理或许烂熟于心,即便正确掌握理解了其中的深意精髓,可化为每日行动的恐怕仍会打折扣,尤其是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引发我们的负面情绪产生之后。
你以为努力做到了真正的抚慰就顺利过关了吗?不,共情的路上远不止这一个难点。
共情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是不是每次都要用?
“宝宝,我看见你把玩具扔了,你很生气吧”,“你没有吃到想要的冰淇淋,你很难过”,“你没有玩到那个玩具,你不高兴了”……
这些话语,但凡看重孩子情绪的我们,都应该说过吧。我曾以为试着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能力的一种方法;我曾以为当孩子经历负面情绪时,都需要我去“看见”他的情绪,且帮助他“表达”情绪;我曾以为当孩子哭闹悲伤生气时,需要我不遗余力地去感受他的情绪……
如果以上所说都能用“对错”来辨别,都有一个统一答案的话,那么,我们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上述的情况我们非常熟悉,这么做当然可以,可不需要我们每次都这么做,它不是共情的必要途径,甚至,共情也不需要时时用,更不是次次凑效。
就像老师所说,为什么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呢?更别说希望他们用语言来表述。情绪是个人化的体会感受,不一定要向他人表露。且他的身体动作神情已经在表达,无需每次都多余地代他阐述当下的情绪。
情绪管理能力是希望我们能认识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并以此作出相适宜的行为。早期的幼儿或许需要成人的帮助,命名情绪,观察自己,以帮助他识别情绪,察觉当时身体的变化,但随着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情绪力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应对办法也要随之改变。
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拥抱,足以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有时需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负面情绪随之化解;有时需要孩子要在负面情绪的漩涡里,用同理心去理解别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
翻阅各类育儿文章,谈及共情时不乏“首先,其次,然后”等措施办法的指引,我曾边读文章边做笔记,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需怎样,第三步又如何,我将几篇文章联系起来,为自己发现了其中的共通之处而窃喜,却感到实在的生疏繁琐。迷惑又好奇的我不时生发疑问,为何我不能像那些妈妈一样得心应手?坦白讲,我努力在学习,对育儿知识也很有兴趣,虽然孩子小,还没有遇上实际的问题,可一想起这块内容的应对策略,顿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参加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之后,我逐步体会到养育的自然、全面、动态、相互,出乎意料地,我减少了翻看育儿文章的时间,甚至在看完一些育儿文章和书籍后,发觉他们的内容,都和儿童心理发展知识密切相关,让我越发感叹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
老师一再提醒为人父母的我们,养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招式,需要我们去经历去思考去调整。所以,当我逐步学习,我更加坚定了前方路途的方向,也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具体的方法帮我为人之母。
那么,当孩子经受负面情绪若山洪向你奔涌而来的时候,你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以为应在真正理解的土壤上,见机行事,见招拆招,哪怕一次两次没做好也没关系。人们都说一万小时定律,为人父母何尝不需要一次次的实践反思再到实践反思呢?关键是我们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的呵护,我们与孩子都需要同理心,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同步互动与情感舞蹈。
是以共情主题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