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者,端正,
人是天地之心,
五行之端,
故,端为始;
午者,正中,
“一纵一横为午”,
纵横交错才正中。
由此,阴阳交错立正,
是为端午。
| 端午的由来 |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由江浙地区吴越部族举行的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最早一直是作为避疫驱邪、祈福纳吉的的节日传承下来的,直到唐代,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成良辰佳节来互送祝福。
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时间以及卦象是联系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龙星飞升至正南中天,即如《易经·乾卦》中所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于“中正”之位,为大吉大利之象。天象“飞龙在天”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形成祭龙以酬谢龙祖恩德、压邪攘灾、祈福纳祥的礼俗,衍化成“端午节”。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五月五日是恶毒之日。
这天太阳毒辣,毒虫横行,很多地方都有传染病流行。
所以,端午这天人们吃艾草煮鸡蛋,用艾草煮水洗脸,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挂艾草、佩香囊,系五色丝绳,悬钟馗像,以此来辟邪、祛毒。
天师钟馗为鬼中之神,在端午日请他来吃鬼,斩灭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祛除百病,镇宅佑安。
| 端午背后的文化传统 |
端午节是我国重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称为四大传统佳节。端午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并备受瞩目,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故事,文化是一个名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凝聚力。端午节作为一个祭祀的节日,影响最大的当属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霸,楚国大臣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他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但屈原矢志不改,继续探寻救国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秦王派兵攻打楚国,屈原也被流放,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下了《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不朽杰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秦兵攻占郢都,楚怀王客死,屈原仰天长叹不已,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跑到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争分夺秒地划船打捞,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屈大夫葬身鱼腹,所以在江中投下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将雄黄酒倒入江中,想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
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都会以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方式来祭奠逝去的屈原。
端午祭祀流传很广的还有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相传伍子胥为楚国人,因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遂叛楚投吴。吴越战争时,越王勾践战败请和,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斩草除根的建议,反而轻信了受越国贿赂的太宰嚭谗言,不但同意了越国请和,还赐剑伍子胥,令其自刎,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交代邻舍人:“我死后,请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罢,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人取伍子胥尸身装入皮革中,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含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良,于端午节祭祀伍子胥。
端午节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父亲溺亡于江中,打捞数日无果,当时年仅14岁的曹娥沿江嚎哭,悲痛欲绝之际,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寻父,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人们感其事迹,群而祭之。
行端,念正。
方为端午,
不管是祭天祭祖,
还是节日庆贺,
都应该是愉悦的。
我们追思过去,
更要展望未来,
祝福你安康,
也愿你快乐,
在我们共同的节日里。
附:中国古代端午节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