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思考5个关于AR产品的问题,
1. AR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2. 这款产品/项目适不适合使用AR技术?
3. 有没有提供足够的交互?
4. AR体验是不是在合适的设备上运行?
5. 使用了AR技术会不会让产品创造收益/有利于收益?如何创造/有利?
从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并不是每款产品都适合AR,也并不是每种设备都可以适用AR。
以手机设备为例,以下内容来自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8735628/answer/1162562118
“安卓平台的AR应用目前主要以与安卓系统绑定ARCore技术为技术为支撑,支持AR的手机型号可以参考以下图片。
可以参考谷歌ARCore的官网,这个文档是会根据市场上新推出的手机型号实时更新的。
Google ARCore - 支持的设备列表developers.google.cn
国内其他AR技术如SenseAR、EasyAR、太虚AR等也与上面这个列表同步。
除此之外,由于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华为 Mate 30 系列、华为P40 系列等一系列手机不再支持ARCore,而是选用其自身的Huawei AR引擎,也是可以使用AR功能的。
至于 iOS 平台,主要使用苹果提供的ARKit技术,目前支持 A9 处理器以上的手机,也就是iPhone 6s/SE以上的版本的手机或iPad产品。”
前几年AR先是在pocke mon上火了一把,人人都举着手机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小精灵;春节的时候支付宝有AR集福的活动,营造过年氛围的同时,也抓住时机提升了一把用户活跃度;到后来苹果系统更新自带AR measure的app,让用户可以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AR,拉近与用户的距离,iphone X推出后用户又可以通过AR摄像扫描自己的脸,制作3D头像。除了测量是工具类的AR应用之外,其余的AR应用都以娱乐游戏为主,里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还有一定差距。下面两款产品的AR功能,是目前为止我体验过的最适合用于生活场景的AR应用。
AR产品1——IKEA PLACE
体验环境:苹果手机iOS端
开发者的话:“这款应用包含了宜家家具的真实比例的3D建模,从沙发到扶手椅,从脚凳到咖啡桌均是如此。IKEA Place 能够让你精确地感知到家具的尺寸、设计和功能。”
这款APP 帮助家具购物者做选择。用现实增强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包含了视频内容,家具的360度视图。
还以对话的方式解决了所有关于用户设置的初始化设置,帮助用户快速onboarding。
在添加家具的时候,可以看见像Ikea官网一样的界面,挑选心仪的物品
放你家里试试看功能,沉浸式AR体验。家具以1:1展示,用户可以调整角度,随心摆放家具,模拟真实效果。
IKEA 推出的 “IKEA Place”,让用户可以通过AR技术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通过手机摄像头来探寻周围环境,将虚拟的家具放置在环境当中查看落地效果,AR技术也很适合在家居行业使用。Ikea这一产品推出,应该是极大地提升了网购成交量。
AR产品2——Etsy
Etsy是美国的售卖手工艺品的电商平台,最近也推出了针对wall art商品的AR功能。此功能还在Beta阶段,进入Etsy APP后部分属于wall art类目的商品详情页会出现AR的icon,会有tooltips弹出提醒用户试用或者忽略。
试用页面,用户可以把商品放置在家中或者周围环境的墙上,选择商品的不同尺寸,查看放置效果。此功能跟宜家的IKEA Place如出一辙,都是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提高用户对商品的浏览量和成交量。
Etsy现阶段针对此功能给出了一个tip,“此功能目前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商品上体现的效果最好”。看了一下Etsy AR功能的技术分析,Etsy的技术人员实现了一个基于设备的机器学习图像分类过程,可以对带有画框的商品进行检测和分类以判断是否需要剪裁。
之所以针对wall art商品推出此功能,是因为Etsy发现在过去三个月中,对于墙面艺术/装饰品的搜索比去年同期上涨了94%,其中搜索画作和印刷画的居多。有针对性地进行功能优化迭代确实是很明确的决定,不至于浪费技术上的投入,也可以达到收益效果。
对于未来AR的应用,我还是比较期待以下几个方面:
地图导航:实景导航?
医学整容:手术部位,整容效果?
购物:发掘更多适合场景的应用,不只是家居
学习